第35章(第1頁)

  這話說得非常公正,但很顯然龐昱雖然不聰明,心裡卻是明白這點的:“這種話,也就黎大哥你敢同我說了,我當然知道我爹對我好,但我不想要這種好。”

  黎望不僅有些稀奇:“為什麼?”

  “龐迪他根本不喜歡我,甚至非常讨厭我,我對他也是如此,我爹對他好,就是委屈我,何必呢!我爹是當朝太師,我姐姐又是貴妃,我自小出入宮廷,何須他龐迪的照拂!”

  ……沒想到這小胖砸活得還挺明白,黎望聽完就說:“這些話,你必然沒同太師說過吧?”

  龐昱便梗着頭道:“說什麼說,他隻會搪塞小爺!黎大哥你不知道,我爹隻會拿我當小孩,從來不跟我說正事的。”

  這多好啊,黎望還巴不得親爹能将他當小孩呢,至少拿藤條的手不會那麼穩了:“你總是喜歡玩,他當然覺得你還是孩子脾性,若你正經起來,你爹自然而然就會聽你的意見了。”

  “當真?黎大哥你不會也是哄我的吧?”龐昱表示不信。

  “我哄你做什麼,能有錢拿嗎?”見龐昱動搖,黎望繼續道,“況且太師疼你,你若是與他鬧脾氣,豈不叫那龐将軍趁勢而入,對吧?”

  龐昱卻好似明白了什麼,氣得直拍大腿:“我明白了,這龐迪好狠毒的心思,他是想離間我與我爹的感情!不行,我要回去跟我爹說個明白!”

  說完,就直接沖出了國子監,看架勢,今日又是曠課沒跑了。

  三兩句話哄走小胖魚,黎望已經挽起一副憂慮模樣,提着書箱進了上早課的院子。

  一路進去,都有人同他打招呼,黎望雖然也應了,但顯然比之從前“敷衍”許多,等走到位置上,就有交好的人過來相詢。

  “黎兄今日可是心情不好,臉色怎麼有些難看?”

  黎望先是搖頭,表示不想說,但很顯然臉上是“快追問我快追問我”的表情,果不其然,就有人開口再度相詢。

  于是推拉幾番,黎望才勉強開口,說的卻并不是有關狄青的案子,而是……他偶然間在家中藏書閣看到了一冊描述西夏的狼子野心和野蠻行徑的書。

  大宋朝中,文官武官争鬥,是政治正确,如果一個文官心向武官,那麼就會被孤立。至于武官,他們的待遇決定了他們絕不會對文官有太多的好感。

  國子監都是預備役的文官,雖也有武學生,但為了學生們的和平讀書,并不在一處地方。黎望想要在國子監翻弄輿論,當然不會傻到直接去為狄青翻供,而是要找一個比文武争鬥更加政治正确的點。

  而這個點,自然是西夏。

  内部争鬥,再怎麼争都是大宋人,但若是西夏的狼子野心,大家絕對會一緻對外。

  朝堂上的官員可能會喜歡和平共處,畢竟打仗是很花錢花人命的,但象牙塔裡的讀書人,那就熱血很多了。

  況且外地并非西夏一族,黎望僅僅起了個頭,便有人提到遼提到燕雲十六州,燕雲十六州什麼地方啊,大宋永遠的痛點啊。

  大家義憤填膺地細數外敵的狼子野心,說着說着就有人說到了狄青。

  “西夏狼主何等狼子野心,狄青竟與之合作通敵,我大宋對他哪裡不好,他竟要如何為之!”

  ……說實話,是挺一般的,幹得多還要被诟病,不結婚還要被懷疑,用性命去拼的軍功還不讨好,如果他是狄青,肯定原地辭職,沒辦法,他這人就是受不得半分委屈,黎望心裡吐槽,面上卻附和道:“沒錯,通敵之罪,簡直罪無可恕!”

  黎望跟着一起批判了西夏的種種辣雞行為,又說狄青通敵,根本對不起官家的信任,反正言辭極盡辛辣,大有一副将人踩到底的程度。

  如果要形象點來形容,那就是粉絲脫粉後的拼命回踩,什麼黑料猛料編了一大堆。

  他說得這麼難聽,自然就有人忍不住道:“黎兄此言差矣,狄将軍的案子還未有決斷,你怎這般武斷?”

  “外頭的風言風語都傳遍了,難不成還有假?”

  便又有人道:“黎兄你也是讀書人,怎會聽信那些風言風語!狄将軍骁勇善戰,将西夏軍打得潰不成軍,說不定是那西夏蠻人奸詐,見打不過狄将軍,便用奸計陷害狄将軍!”

  小夥伴你簡直神助攻啊,黎望心裡為其鼓掌,臉上卻很有些猶豫:“你說得,也有幾分道理。可沒有證據啊,倘若真是西夏賊子,豈非讓狄将軍受了委屈?”

  “那人死在狄将軍府上,總不會錯吧,而且有血字為證,你們扯什麼西夏啊,黎兄又沒有說錯,狄青就是心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