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想什麼的都有,但此刻官家未開口,沒有人敢做這第一個打破沉默氣氛的人。
好在,官家并沒有感動太久,他将折子并玉佩遞給旁邊的内宦,然後交由幾個重臣傳閱,黎江平自然也在此列。
唔,不知道為何,黎江平看這折子,總有股子奇怪的感覺。但細細一品,又沒有什麼出離之處,狄青本就不是叛國之人,如今卻腹背受敵,狄娘娘是其最後的親人,他如此選擇,并不出乎意料之外。
能寫下這封辭官文書,又将狄娘娘的身份玉佩交由八王爺呈上,便足矣表明狄青的态度。
朝臣們看完,心中自是心緒萬千,狄青走到這一步,實在艱難,即便文武不對付,也有不少人開始同情狄青的遭遇了。
當然了,還有一波比較心硬的人,他們在看到這封辭官信後,想到的是另一點。
“啟禀陛下,狄青如今确實無法擔當重任,可邊關不能沒有士帥,還請陛下聖裁決斷。”
官家:……
理雖然是那個理,但有這封辭官信在前,官家心裡難免不願下這道诏令。
但治理天下絕不是兒戲,官家想了想,還是下了提拔龐迪暫代平西士帥的旨意,至于什麼時候真正地轉正,那就要看狄青的能耐了。
這早朝上的,真是憋屈,官家正欲走呢,又被王叔攔住了。
“王叔還有事?”
“啟禀聖上,老臣與包拯還有要事禀告。”
什麼事?
官家心中納悶,便把兩人請到内殿說話:“王叔不妨直說。”
“其實今日早上起來,狄青不止留了信和玉佩,還将此物也留了下來。”話閉,展昭将旁邊的紅木箱子打開,官家就看到了狄青常穿的紫金甲和佩戴的羅刹面具。
“狄卿何至做到這種地步啊。”官家忍不住動容道。
“狄青愧受皇恩,此物乃是聖上禦賜,既是辭官,哪有私留的道理。早朝之上,老臣還是想給青兒留個體面,現在由包拯作陪,老臣便代狄青将此物交還給聖上。”
八王爺順勢跪下,包拯和展昭自然一同跪下,官家見此,眼淚已經在眼眶裡打轉了:“快快請起,莫要這般。”
君臣推拉一番,官家才問包拯:“包卿,你可查到趙傳案的兇手?”
這話的意思,就是認為狄青絕不可能殺害趙傳的意思了,包拯聞言,心中一動,面上卻是完全不露聲色,隻道:“包拯無能,還未查到兇手,隻是關于那張通敵文書,查到了一些線索。”
“那包卿可要抓緊時間了。”
官家看着紅木箱裡閃着光芒的寶石面具,忽然想起了三年多前狄青意氣風發回京的模樣,如果他沒有記錯的話,這顆寶石正是那時他賞賜給狄青的。
沒想到,竟被狄青鑲嵌在了出征的羅刹面具之上。
官家此刻心緒萬千,而他萬萬沒有想到的是,不久之後,西夏軍來犯邊關,龐迪出戰,與之對陣的居然是一身穿紫金甲、頭戴羅刹面具的先鋒将軍。
作者有話要說: 黎爹爹:是熟悉的感覺!
第156章
遠赴
這人在江湖上混,少有人能做一輩子的獨行俠。
即便桀骜如五爺,他亦有不少的江湖朋友。
再加上陷空島的名号,五爺敢隻身敵營護佑狄娘娘,也不全是盲目自信。而且在跟西夏人離開汴京城之前,他還給黎知常留了聯絡記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