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第3頁)

  若不是實在不符合巽羽樓的要求,南星絕對是首選林家的。

  “你說得不錯,林員外還是挺有經商之道的。”但很可惜,這些并沒有體現在賬目上,和其他糧商同等價格購入新米,卻以低一成銷售給普通百姓,這少的一成,便是黎望口中的“倒貼”。

  這要是在豐收年份,倒還好,像是幹旱水患糧食不豐的時候,那這個補貼的差價,可就大了。

  畢竟林員外善名遠播,不取不義之财,但他可管不了其他人,若是到這等年份,其他糧商漲價平倉,他依舊故我,對外宣稱隻取運輸費用。

  可古代勞力運輸成本極高,米價如果賣不上價,哪裡來的盈利?

  想到那幾車被繳獲的鹵石,黎望覺得還挺有趣的。

  他這會兒,就非常好奇,林家到底有多少家底了。

  有些東西,你不去查,外表看着光鮮亮麗,看不出任何的毛病,但若是帶着這人有問題的觀念去查,就會覺得哪哪都不對勁。

  古代商人重利,素有逐利而居的評價,即便商家在江南已有儒商的稱号,但該出手的時候,必然是以利益為先。

  林家的賬目沒有任何問題,有問題的,是林員外做買賣的方式。

  如果鹵石的事情是真的,某種意義上來講,林家米鋪,就是一個“洗黑錢”的地方,更妙的是,這其中一部分的受益人還是京中百姓,這會兒即便爆出來,恐怕林員外的名聲也不會臭到哪裡去。

  甚至以他如今的善名來講,說不定還有萬民請願。

  但鹵石運送至京城可不容易,林家盤踞十年,就為了福澤京城百姓?黎望可不信,畢竟誰也不知道這些年到底有多少鹵石入京,林家又扮演着什麼樣的角色。

  本來嘛,林家“白璧無瑕”,可偏偏吳家的事,鬧了出來。

  “少爺,你在想什麼?面色這般沉重?”

  黎望吃得已有些飽了,看到擱在一旁的食盒,便道:“我隻是在想,這灘渾水,五爺把持不住,我恐怕,也做不得這弄潮兒。”

  感覺越往下,牽扯越多,這也就是包公敢查,要換其他任何一個人,黎望這會兒早就收拾東西回家了。

  畢竟走私鹵石的事,跟他實在沒多大關系,至于京中糧價,都維持五六年了,他也沒什麼想要出名翻雲覆雨的功利性。而吳家的是,自有江湖人的解決手段。

  可怎麼辦呢,包公對他這麼看好,黎望難得有些猶豫不決,這要是所有都牽扯出來,恐怕這年都要過不好了。

  他盯了食盒一會兒,最後攏上外衣,伸手提上食盒,才對南星道:“天色也晚了,今日路不好走,早些回去吧,我找包大人和公孫先生吃菜去。”

  南星:……少爺您借宿開封府,倒是住出了主人般的感覺。

第259章

一箭

  今年冬天,北方普遍都有些幹旱,糧食收成是一方面,民生又是另一方面。

  黎望多多少少也知道一些,畢竟自家老頭子天天加班,當然不是做無用功,就連開封府尹包大人,都忙得腳不沾地,吳家的案子,還是由公孫先生和展昭主辦的。

  林家在京中善名遠播,又是做糧食生意的,他一說要運糧食到北方解燃眉之急,開封府就直接特批了十張通關文書,這要擱其他糧商,是絕不可能的。

  黎望一手撐着傘,一手拎着食盒,一路走一路想,連展昭喊他的聲音都沒聽到。

  “黎兄,想什麼呢,這麼入神?”

  被拍了下肩膀,黎望才回神過來,他見展昭沒打傘,便将傘偏了一半過去,至少擋住受傷的胳膊:“是在想一些事情,不過展兄你也太不講究了,受了傷還不打傘,真當自己鐵打的啊?”

  展昭卻是渾不在意道:“别給我撐了,仔細你自己着涼,這拎着食盒,去哪兒?”

  “南星送了些吃食過來,這不送過來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