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第10頁)

事實上,在很多人看來,李幫的這種想法很可笑。

這是什麼地方?緬北!撣邦!

這裡軍閥混戰、民不聊生、人命賤如草芥,活着就不容易了,居然還有心思同情别人?

但陳沉卻很能理解他的想法,因為從專業心理學的角度來講,這本質上是一種心理代償。

如他所說,東風兵團成員的家人都還被困在果敢,生死不知,生活狀況更是想都不用想,絕對不會好。

而在這種時間點上,有這麼一個人出現,你要求他完全沒有動堯完全沒有一丁點人性的同情出現,那是絕不可能的。

就好像很多戰争片所描寫的,士兵會因為一張全家福的照片而放過敵人,這真的不是戲劇化的演繹,而是最真實的人性。

所以,陳沉不打算去責怪他,而是耐心地跟他講道理。

“你說的東西我能理解,但在這裡,我們不能考慮太多感性的因素。”

“要活着,就得排除一切風險,而他這個人,我們沒辦法确定風險。”

“其實放出去同樣是有風險的。”

石大凱插了一句嘴。

“最好的辦法是他剛進門就殺了,用刀,别用槍。”

“屍體丢到勐卡城外,他自己不是說了嗎,他沒家人,骠營那邊也不管了,沒有人會找麻煩。”

很冷血的處理方案,但正如石大凱說的,殺人滅口、斬草除根,的确也是最沒有風險的方案。

但.

陳沉還沒來得及開口,石大凱便繼續說道:

“但問題是,你們誰下得去手?”

面面相觑。

他确實隻是想活着,他有什麼錯?

當然,真逼急了,到生死抉擇的時刻,陳沉絕對能下手。

不管?檬撬?,那都是你死我活。

萬和乃的營地裡,包括萬康弄的篝火旁,他連半秒鐘都沒有猶豫。

但現在的情況完全不同――雙方暫時還沒有生死對峙的關系。

美軍和牧羊人的典故雖然曆曆在目,但戰場臨敵的情況,和現在他們所處的情況又是有所不同的。

不同的點在于,美軍當時面臨的是生死抉擇,而己方面臨的是一個“安全”和“更安全”之間的難以權衡的選擇。

要不要犧牲看上去不值錢的人性,去換取稍稍更多一點的“安全性”?

一時之間,陳沉也沒法給出一個百分之百正确的回答。

但他很确定,像石大凱說的那樣一股腦殺了抛屍荒野的事情,自己真做不出來。

自己在任何時候都可以做到殺伐果斷,但絕對不能像那些喪心病狂的土軍閥一樣濫殺無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