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3頁)

歸根結底,還是陳沉、以及程磊一夥人,對緬軍的認知達不到“本地化”的水平

陳沉贊許地看了白狗一眼,開口表揚道:

“非常好1

“你所說的就是關鍵,非常關鍵1

“那麼,我們的行動計劃就很清晰了。”

“盯死他們,隻要他們重新彙合,就把他們一波打死1

(本章完)

252.第247章

撤退機槍

第247章

撤退機槍

還是那句話,戰略可以粗,但戰術一定要細,并且要做到極緻的細。

基于“緬軍一定要把暗影兵團送走”這個大判斷,在接下來的時間裡,陳沉安排了一系列的戰前準備工作。

首先,潛伏在景棟城裡的四名隊員重新做好了身份,改頭換面活躍起來,借助戒嚴期間僅有的4個小時時間,花了三天,探明了絕大部分可能的撤離路線。

空中路線本來是第一個被排除的,但陳沉經過仔細考慮之後,反而把“民航撤離”這一條列為了最有可能被執行的路線。

原因很簡單,景棟有機場,有民航,而且當下就有滞留在機場的飛機。

雙方打到了這個份上,封閉民航機場是必然的策略,實際上也已經執行了數月,但,你決不能斷言,緬方就幹不出來以“撤僑”的名義,把暗影兵團送走的事情。

一旦這個方案被執行,等待東風兵團的将會是極度複雜的作戰态勢。

投鼠忌器,萬一對方跟其他需要撤離的平民混在了一起,那真的就是打也不行,不打也不行了。

所以,情報工作必須要做在前面,萬一對方有調動民航的動向,就一定要提前去做打算,把暗影兵團攔截在機場之外。

這項工作非常複雜、非常需要經驗和天賦,因為這已經涉及到高度軍事機密的層面,哪怕是借助小魚的力量,都不可能在東風兵團要求的“時效性”之内,獲取到準确的信息。

所以,為了保證監控的飽和性,陳沉毫不猶豫地從鮑曉梅那裡把姜河要了過來,并把他送到了景棟。

過程相當曲折,可越是曲折,就越顯示出姜河真的是搞情報的一把好手。

他自己給自己做好了一套行腳僧的身份,依托的是他在女兒死後那段學佛的經曆、以及他本來就會的泰語。

他做好了度牒,假裝是一個完全不關心外界,一門心思苦修、且對所謂戰局沒有任何感知的純粹僧人,就那麼大搖大擺的穿過了三方的防區,直接進到了景棟,落腳在一座他“曾經落腳過的寺廟”。

瓦瓊坎佛實際上,他落腳過個屁,他對這座佛寺的所有“記憶”,都是從白狗那裡來的。

因為這座佛寺,就是曾經獅子兵團的落腳點之一!

沒錯,他真的在極短的時間之内組織調度起了所有可用的信息資源,并将其彙聚成了一條堅韌的主線。

這種能力,你要說沒點天賦在身上,那真的是不可能做得到的.

而在進入景棟之後,姜河也迅速展開了他的工作。

跟鮑啟、桑葉盯着機嘗盯着油庫不同,他盯的是大巴車、酒店洗衣房和家政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