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第4頁)

跟鮑啟、桑葉盯着機嘗盯着油庫不同,他盯的是大巴車、酒店洗衣房和家政公司。

大巴車不用說,對标的就是“人員接送”這一塊。

酒店洗衣房,是為了找到滞留的機組成員的具體位置。

景棟稍微高檔的酒店就那麼幾家,他幾乎沒費什麼力氣就找到了機組成員的住處,然後又收買了洗衣房的工作人員,讓她隻要看到有制服送洗就通知自己。

原因很簡單,機組上飛機之前,制服一定得洗,得熨。

而第三個,針對的就是男性機組成員-――這是第二條監控的延伸。

滞留的兩架飛機,機組成員男女各半,他們在景棟已經呆了幾個月,不可能耐得住寂寞。

而所謂的“家政公司”提供的“女傭上門服務”,就是一種不可直言的潛規則。

盯緊她們,就能獲取到更多的“一手信息”。

當然,除了這三條主線之外,他還做了一系列的動作去獲取信息,以便交叉驗證。

當這一系列的策略傳到陳沉那裡時,就連見多識廣的他也有種歎為觀止的感覺。

因為,姜河真的是把開源情報這塊做到極緻了。

他的一套組合拳打出來,情報顆粒度甚至不輸于某些冒着高風險去搞來的閉源情報了

因為他的到來,東風兵團對民航撤離路線的監控形成了閉環,而其他方面的監控,就順理成章地交回到了鮑啟等人手中。

陸路、水路因為路線狹窄短促、單次撤離人員數量有限,所以基本上不可能涉及到投鼠忌器的問題,隻要掌握制高點,盯好幾個碼頭、幾條小路,就基本上能做到及時響應了。

三條路線封堵,還剩下最後、也是最隐蔽的一條路線,那就是分散突圍。

是的,緬軍要把暗影兵團送走,但這個“送走”,隻是一個抽象的概念,而并非實實在在地去送。

所以,暗影兵團這些人,還是有可能以1到兩人一組的散兵隊列分散撤離的。

但是,他們可以分散撤出景棟,卻不能一路分散撤出緬甸,因為他們不是緬甸當地人,哪怕對地形再熟悉,不能統一行動的話,時間一拉長,暴露的危險也隻會增加,不會減少。

陳沉判斷,他們必然需要設置集合點,而這個集合點的距離,也必然不可能距離景棟太遠。

那就好辦了。

都是一個師傅教出來的,還都隻能在圖上作業,你能想到的集結點,我就想不到嗎?

陳沉在景棟周圍按照雙方布防情況、周邊交通情況、地形、水文各種因素,畫出了大大小小50個可能的集結點,然後讓何邦雄分出了50個民兵,就部署在這些集結點守株待兔。

他不指望這些人能擋住暗影兵團,甚至一秒鐘都不需要。

因為,隻要他們看到了暗影兵團集結的蹤迹,東風兵團的米-171sh,就會在20分鐘之内,從孟賓撲到他們的頭頂上。

20分鐘,他們在叢林裡能走出多遠?

不是人人都是林河,最多也就三四百米罷了。

到時候萬一真跟丢了,大不了就是執行李幫那套方案,挂點汽油桶往下丢

一切安排就緒,趁着景棟局勢進一步收縮惡化的機會,陳沉抓緊時間,開始對東風兵團成員進行索降特訓。

因為這次是真的要打空突了。

他沒有再專門挑核心組來訓練,反而一開始就淘汰掉了核心組的好幾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