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并沒有發動空襲,而是讓直升機一天飛個七八趟,往景棟城内大量空投物資。
這個時候,由于内外交通嚴重受阻,雖然聯軍沒幹出“斷絕糧草”的“惡行”,但城内的物資還是不算充裕的。
那就好辦了。
城裡缺什麼,他就往裡面扔什麼。
蔬菜供應不足?一架次4噸亂七八糟的蔬菜扔下去,摔碎了也不管;肉類緊缺?上好的豬肉扔進去;生活用品稀缺?毛巾、衣物要不要?
都給你們。
至于投放的時機,那也是非常講究的。
就挑戒嚴的時候去投,就投在主幹道街面上。
你們要是不出來,就眼睜睜地看着物資全被守軍拿走,自己接着吃清湯寡水的水泡大米飯。
這個策略的效果可以說是立竿見影,本來民衆對戒嚴就已經怨聲載道,緬軍也幾乎要壓不住了,所以陳沉隻是小小地推了一把,戒嚴制度登時崩潰。
當天下午,景棟就爆發了大規模的混亂,大量民衆走上街頭,緬軍眼看壓不住了,幹脆順勢取消了戒嚴。
而這,還僅僅是陳沉“内部攻勢”的第一步。
第二步,他發起了對緬軍軍營的不間斷火箭彈襲擊。
工廠裡正在改裝的那6000發火箭彈,出一批就用一批,不求造成什麼太大的殺傷,就突出一個拉高心理壓力降低san值。
從早到晚不間斷,每個十幾分鐘半小時打上一發,就問你怕還是不怕吧?
――
緬軍肯定是怕的,而民衆更是怕的要死。
因為在陳沉的安排下,總有一兩發不聽話的火箭彈“不小心”飛到居民區邊緣。
雖然沒有造成任何平民傷亡,但,誰知道以後會不會呢?
這樣的持續性騷擾讓整個緬軍的軍心遭受了重大打擊,他們可都是聽過大其力那邊的“戰況”的。
這麼不要錢似的打火箭彈,對面這幫人手裡到底有多少存貨?
他們不敢去想,隻能祈禱火箭彈能停下來。
但停下來是不可能的,攻勢發起的第一天,緬軍營内的火就沒停過。
他們為了滅火疲于奔命,指揮官下令組織了幾次沖擊,但沒有制空權的他們幾乎是瞬間就被壓了回去。
緬方陷入了徹底的被動,他們完全失去了突防的能力,但守在這裡,卻又是慢性死亡.
軍心進一步動搖,而緊接着,陳沉又安排了第三個計劃。
這倒沒什麼花哨的了,就是單純地散播傳單,宣傳當前蒲北各地的局勢。
漫天飛雪一樣的傳單飄落在大街小巷,直到這時候,守城的緬軍才意識到放開戒嚴會導緻多嚴重的後果。
但一切都已經來不及了,城裡的居民已經看到了傳單、也了解了外部的時局。
這下好了,不僅軍心動搖,民心也開始動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