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況已經漸漸穩定,陳沉略微思索片刻,下達了新的指令。
“2組迅速前往村莊北側支援,與守軍建立聯系。”
“1組放棄西側陣地,優先清理南側敵人。”
“3組向東繞行,交替掩護行進與我彙合,迅速執行1
“明白1
無線電裡傳來衆人的回複,整個東風兵團立刻動了起來。
不到兩分鐘的時間,隊形調整完畢,而調整的過程中,東方兵團“順手”造成了超過10人的殺傷,整個叛軍隊伍完全陷入了崩潰。
沒法打。
這怎麼打?
唯一的機會已經錯過,不可能再幹掉巴希爾的情況下,跟這支強大的隊伍對抗,就是最愚蠢的選擇!
于是,叛軍開始向北撤離,陳沉敏銳地察覺到了他們的動向,立刻下令放開通路,不要追擊。
實際上,這也是他将3組從北側調離的最重要原因。
殲滅戰是最難打的,尤其是在村莊環境下,掩體衆多,視野不夠開闊,哪怕陳沉這邊已經建立了觀察點,但整片戰場任然有超過60%的區域處于觀察死角。
除非跟之前的mpri小隊一樣有高空視野全圖開挂,否則根本沒有必要用自己的聲明去挑戰達成一個“完全沒必要”的結果。
目的是撤離,那隻要把巴希爾帶走不就行了?
3分鐘後,南側的敵人也開始向東繞行撤離,3組也已經到達了制高點。
扛着xm109的劉思遠氣喘籲籲,這東西總重接近40斤,再加上他身上厚重的裝備,他的負重已經達到了近80斤!
在這樣的極限負重之下他居然還能跟上隊伍,屬實是讓陳沉大吃一驚。
不過,這也體現出了xm109的雞肋。
這次帶上這把槍,陳沉本來是打算用來對付建築内敵人的。
但沒想到,戰鬥都已經要結束了,xm109都還沒有上場的機會。
脆皮建築完全不需要大口徑子彈就能打穿,雙方都沒有依托建築進行攻防,建築的作用大多數時候并不是“充當掩體”,而是“阻擋視線”。
而在這種情況下,xm109完全沒有用武之地,因為它的殺傷力完全就是超标的。
你一發榴彈能幹掉一支小隊有什麼用呢?誰會保持密集戰位讓你打?
客觀來說,它的殺傷效率甚至還比不上裝填了穿甲彈的普通hk416。
看着手都在發抖的劉思遠,陳沉搖了搖頭,開口問道:
“還能打嗎?”
“能打1
劉思遠回答得毫不猶豫,于是陳沉也不再多問,隻是簡單地下令道:
“守住這個位置,保持戰場環境觀察。”
“明白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