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第8頁)

前一天輿論山呼海嘯要求釋放嫌犯,

後一天因為新證據的出現,輿論又山呼海嘯要求立即處決嫌犯。

假設調查過程中,能清晰找出所有證據、還原案情原貌,假設公衆都能理性思考,深思熟慮,

那麼按人民意志來審判,并沒有什麼問題。

但在實際調查過程中,有太多因素幹擾,根本不可能做到完美還原案情原貌,

所以輿論直接幹涉裁決并不可取,正确的做法,是讓輿論推動法律的完善。”

“哦?”

李昂心中一動,瞬間發現了蜜蜂話語中的問題,

指導騾子問道:“就連冥府,也無法還原案情原貌麼?我還以為,冥府會有某種道具,能夠完美再現魂靈的一生。”

“你的思維很快。”

蜜蜂張開了嚼吸式口器,做出了“微笑”的表情,“冥府是有這種道具沒錯,

不過這就要涉及另一個問題,即公衆意志的範圍是否該局限于人類。

這一點我們稍後再讨論,

你不放繼續講下去。”

“好的。”

騾子同樣笑道:“若從為人不齒但實際存在的功利主義角度出發,法律希望所有人都能活下去,

如條件不允許,則應保證大多數人的性命都能得到保護——四人行為無罪。

若從務實角度出發,此案中四名探險隊員完全可以等到有人餓死再吃屍體,或者先吃自己的身體,如腳趾等不關鍵部位,

他們還有力氣殺人,也就是說并未陷入到生死兩難的絕境,不符合緊急避險法律的要求——四人行為有罪。

若從道德角度出發,法律是顯露的道德,道德是隐藏的法律,法律制定者、法律代行者自己也是人,在該困境下很可能做出與探險隊員同樣的選擇——若自己都做不到,則不能苛求别人做到,四人無罪。

若從維護法律尊嚴的角度出發,嚴懲犯罪行為能夠威懾潛在的犯罪者,進而維護社會秩序,如有用心險惡者故意制造類似洞穴困境,放任行為有可能會導緻更大規模的犯罪——四人行為有罪...”

“等等!”

蜜蜂出言打斷了騾子的話語,他前傾身子,前所未有地認真問道:“凱文先生,圍繞這一案件您可以例舉出無數種觀點,

但我更想聽,您自己的意見。”

“我?”

李昂低頭思索,想着如何發言,才能符合凱文律師這一人設。

良久,他才擡起頭來,斟酌說道:“人類永遠是有局限的,永遠無法超脫自身、所處環境、時代等因素,來看待問題。

由于這種局限永恒存在,

一個優秀的法律工作者,必定無法做到道德、公平、正義的完美平衡,

隻能退而求其次,将一部分責任交付給其他人。

其外在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