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人重勇士,工師适少不了也要稱贊一句,對他們二人的态度也好了一點,便讓他們進屋,在檢查完二人的驗、傳後,開始耐下性子,聽黑夫介紹起他們帶到縣城的那器物來……
“小人敢言于工師,此物名為踏碓,乃是我姊丈偶然做出的……”
聽完介紹之後,工師适不由生疑,從古至今,舂米都是靠着一雙手,而面前這二人卻說,可以用腳踏木杆的方式來舂,還更快捷省力?
“此物當真能讓舂米事半功倍?”
“工師請看,這是我替姊丈做的記錄。”
黑夫掏出了一塊木牍遞過來,工師一瞧,卻見上面密密麻麻寫着這半個多月來,每日用踏碓舂米的記錄。每一次,黑夫都看着日頭,舂半個時辰左右,而舂得的谷子,從5鬥到7鬥不等,有一次甚至舂得了8鬥!
縣工師越看越驚訝,一來是驚訝黑夫記載得如此缜密,仿佛一切都在他的計劃之内。二是在懷疑,這踏碓,當真能半個時辰舂這麼多谷子?
秦國官吏注重實效,縣工師也沒有多廢口舌詢問,一聲令下,兩名小吏就帶着幾個工隸臣上來。
“擡到縣倉去!是真是假,一試便知!”
他的工師官署比不了縣丞、縣尉專屬的氣派官衙,僅有一個小院,幾間屋子辦公,院子後面就是縣倉。
縣倉處不僅有現成的石臼,堆積如山的粟、稻,還有近百名服“舂”刑罰的隸妾官奴,負責舂谷。
黑夫又站出來提建議了:“工師,最好讓兩個身高、氣力差不多的隸妾同時用踏碓、杵臼舂谷,這樣差别明顯些。”
“有道理。”
工師适點了點頭,采納了他的意見,又說道:“汝二人也一同去縣倉,教那些隸妾如何使用,一切自有分曉。”
黑夫面露難色:“還未告之工師,黑夫此次隻是陪同姊丈來的,我還有急事,得先走一步……”
“放肆!”工師适有些不快:“既然來此獻上器物,自當等到結果出來,你能有何事如此急切?難不成,是急着去做吏?”他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今天是十二月的朔日,正是開始選拔各級官吏的日子。
巧了,黑夫還真是急着去面試做官。
黑夫無奈地點了點頭,指着牆那邊道:“工師,我不走遠的,就在隔壁官署。”
工師适愣了:“隔壁的院子,乃是本縣主吏掾治事之所,你莫不是真的要……”
黑夫笑道:“然也,我被縣裡征召,奉命受主吏掾考核,看是否能勝任湖陽亭長一職,考核就在今日,還望工師體諒。莫時将至,我當真要先走一步了!”
……
PS:“縣、都官、十二郡免除吏及佐、官屬,以十二月朔日免除,盡三月而止之。”——《秦律十八種·置吏律》
“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長、廣袤亦必等。”——《秦律十八種·工律》,恩這就是網上秦朝“标準化生産”的文字依據了,至于到底算不算,讀者們自行判斷喲。
第0057章
赤帻
俗言道,民以食為天,國以糧為本,在秦國,關中鹹陽專門設置了“治粟内史”,來管理全國倉禀糧食,據說鹹陽倉積糧十萬石、栎陽倉積糧二萬石。
而地方的縣,也都設立了糧倉,由“倉啬夫”管理,和工師一樣,倉啬夫秩兩百石,相當于後世的縣糧食局局長。
安陸縣倉位于官寺區,這些圓形的儲糧土倉被牆垣緊緊保護着,内外還安排了縣卒巡邏,沒有縣令、縣丞尺牍黑字的手續批準,誰也休想從這裡偷拿半粒糧食!
此處大緻分為三個區域,存儲刍稿的刍倉、存儲谷子的谷倉,還有存儲去殼大米、小米的米倉。
谷倉和米倉之間,是一間長長的屋子,沒有牆壁,隻是頂上支着瓦棚,棚下擺着一排排石臼,旁邊擺着木杵。
每一日,倉啬夫都會派倉佐吏從谷倉裡取出秋後新收上來的谷子數百石,運入長屋内,讓裡面服刑的隸妾将其舂成糙米、精米,然後運到米倉儲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