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第6頁)

  說時遲那時快,黑夫、利鹹勃然變色,同時伸出手來,一人一邊,死死抓住了季嬰伸向草繩的手!

  “這信!拆不得!”

第0061章

匿名信

  “這可是匿名信,你還拆!”

  黑夫按着季嬰伸向草繩的手,厲聲呵斥了他,同時也注意到,利鹹做出了和自己一樣的舉動,但見黑夫已阻止季嬰,他便默默地退了回去。

  “我……”季嬰被二人的反應吓了一大跳,愣神半晌,也終于想起了上一任老郵人對自己的囑咐,頓時滿頭大汗。

  原來,秦國律令專門規定:若是收到了匿名信,不得拆看!若是拆看,便是觸犯法律,要罰二甲……

  方才若是季嬰手賤拆開了信,那他可要付出兩千多錢的罰款了,和亭長一樣,作為基層公務員,郵人也是有基本工資的,但一年下來也隻有五十石的口糧。按照今年秋後降下來的糧價“米石四十”來算,要不吃不喝白幹一年才能繳清。

  “還好,還好,不然就慘了。”

  季嬰在那擦汗慶幸,黑夫則接過了他手中的木牍信件,皺眉查看了一番。

  因為秦國接力式的郵傳系統,檢查很嚴密,基本不會讓一封匿名信在多個地點間傳送。所以這封信隻有一種可能,那就是季嬰送信中途,被人偷偷投進來的。

  裡面的内容黑夫雖然不知,但多半是一封舉報信!想要借郵人之手,交到官府手中。

  别看秦國律令嚴苛,鼓勵百姓告奸,但同時也對告狀做出了嚴格的規定,一旦所告不實、誇大,就要面臨“誣告反坐”。

  所以對于匿名舉報信,秦國政府的态度是明确的:若是聽從信中舉報,抓人處刑,恐怕整個秦國都會人人自危,所以不能鼓勵這種不付出任何代價的攻讦之風,對于匿名舉報信,一概不予受理!甚至連看一眼都不行……

  除非,你已将投書之人抓獲,這才能打開信件,對比證詞,問個明白。

  “季嬰,你可知這是誰投進來的?”黑夫問道。

  “我哪知道……”季嬰很是冤枉,“我直到方才,才知道背簍裡有這麼一封信。”

  “亭長,既然沒抓到投書之人,還是燒了吧。”

  利鹹和黑夫一樣,知道這條律令,律令上建議的處理方式,就是“燔之”,這東西留着也是個燙手山芋,管他裡面寫了什麼,一燒了之,落得幹淨。

  黑夫卻似乎有自己的打算,他讓衆人稍安勿躁,又讓東門豹去将蒲丈、小陶、魚梁都喊到堂屋這邊來,他這做亭長的,要開一個小小的全體會議……

  ……

  一刻後,不大的廳堂内,幾張草席上,坐滿了湖陽派出所的全體成員。

  求盜東門豹,亭父蒲丈,郵人季嬰,亭卒利鹹、魚梁、小陶,加上黑夫的話,一共七人。

  而他們面前的案幾上,就擺着那封匿名簡牍。

  “事情就是這樣。”

  黑夫将這件事的經過簡單地複述了一遍,目光掃向六人。

  “如利鹹所言,律令規定,若遇到匿名投書,又未能抓獲投書人,切勿開啟,焚毀為妙。”

  衆人都點了點頭,覺得這是妥當的處理方法。

  黑夫略一停頓,又道:“但汝等也需知道,律令中又說,若能抓獲投書人,賞賜臣妾兩人!”

  “賞賜兩個臣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