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小陶才氣喘籲籲地跑過來,将一根泡在碗裡的柳枝遞給了黑夫,這是黑夫讓他去找的東西。
黑夫也不客氣,接過柳枝,用牙齒将其咬開,但又看着碗裡不太清澈的水,狐疑地問道:“這碗裡的水,不是護城河的吧?”
那護城河,一天到晚,上萬人往裡面撒尿呢,都成臭廁所了。
“不是。”小陶臉都緊張紅了,結結巴巴地擺手:“絕不是!這……是井水。”
舊的水井都被魏人扔了牲畜死屍,以堅壁清野,小陶說的井水,都是半個月來黑夫他們這些戍卒奉命新挖的。
小陶是老實人,不會騙黑夫,黑夫也就不疑有他,就着水,用咬開的柳樹枝漱起口來。
征戰在外條件有限,但黑夫還是會每天清理一下嘴巴。這年頭,壞了牙可沒辦法補,黑夫可不想自己三十多歲,就跟黔首刑徒們一樣滿口爛牙。
更何況,滿口口臭地和上司說話,也不禮貌不是?黑夫也很無奈,負責他們這群人的方城縣尉,是一個氏族子弟,居然有點這年代難得一見的潔癖……
完事之後,他便哈氣聞了聞,這才往營帳深處走去,一直走到了他們這個千人駐紮的小營盤中,最大的那個營帳,問了問守門的兵卒,說縣尉的确在裡面。
黑夫打聽到了一個消息,王贲将軍在大梁大搞水利工程之餘,終于打算派偏師去攻取魏國東部各縣了,裡面這位縣尉,便是統帥之一……
這是離開這處絕地的機會,黑夫不想錯過!
于是黑夫在營帳外站定身子,大聲說道:“安陸縣簪袅黑夫,請見二五百主!”
第0120章
屯長
“啬夫之送見它官者,不得除其故官佐、吏以之新官……”
秦律規定,長吏被調任他處,必須隻身離去,不得帶着原先的佐吏一同離開。
商君以為憑借這一條,就能在秦國杜絕拉幫結夥,山頭主義。而荀子在入秦見聞裡,也誇獎秦國的士大夫,說他們“不比周,不朋黨”。
不過從黑夫的角度看來,荀子還是對秦國了解太少了,即便在秩序肅然的秦軍之中,決定人事任命、軍事調度的,并不止是軍法紀律。這次滅魏之戰,就處處都有人情故舊的影子。
從二五百主的營帳裡出來時,黑夫已經得到了他期望的任命,望着外面忙碌的戍卒刑徒們,他不由有些感慨。
“此次奉命帥大軍攻打大梁的主将,是王翦之子王贲,他雖然是第一次帶領大軍團作戰,但爵位已是少上造。副将亦是曾與王翦配合擊破趙國的中更羌瘣,這位是隴西羌人,王贲命羌瘣帥萬餘人離開大梁,向東攻略魏國東部諸縣。”
“而方城縣尉楊熊,也是跟王家交情莫逆的三川郡楊氏子弟,不然可輪不上這好差事……”
“我之所以能混進這支隊伍,很大原因,又是因為老上司杜弦與楊熊有舊誼,還幫我寫了一封介紹信,說我擅長帶兵,在更役和亭長任上表現出色雲雲。”
有一種說法,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鐵定不超過六層,最多僅僅通過六個人,就能夠聯系上。黑夫這麼一掰算,自己與秦王的關系,也隻隔着五六層呢!
所以即便在秦國,人與人的關系,依舊充斥着律令軍法管不到的每個角落。不管你在職位上多麼任勞任怨,離開熟悉的環境後,在與相同爵位的人競争時,依然得靠人情故舊來獲取關鍵任命。
這就是相同的起點,最後有人得到提攜扶搖直上,有人一輩子在基層默默無聞的重要緣故。
好在結果是有利于黑夫的,他得到了楊熊同意,可以随征東偏師出發,雖然職務隻是一個小小屯長。
秦軍步兵的編制分為六級,即:五人為伍,設伍長一人;二伍為什,設什長一人;五什為屯,設屯長一人;二屯為百,設百将一人;五百人,設五百主一人;一千人,設二五百主一人。其中,楊熊在軍中的職務“二五百主”也稱“千人”,已屬中級軍官。
因為這支攻魏大軍來自不同郡縣,征東偏師也是混編,所以編制并不嚴密,像黑夫這個屯長,上面竟沒有百将管着他,而是直接聽命于“五百主”,五百主名叫張齮(yǐ),是南陽郡宛城的一名尉史。
隸屬于黑夫屯長的五十名士兵,則包括了他帶來的安陸縣衆人,還有住在他們窩棚附近的鄢縣戍卒。基層軍事單位,基本都是按照地域籍貫分配,因為不同郡縣之間,口音方言差距極大,南郡内部的郡縣還能勉強聽清,若是分給黑夫幾個漢中郡來的士兵,他喊出的命令,那些人就完全一頭霧水了……
雅言?那是貴族才能修習到的普通話,與黑夫他們無關,更何況自從周室滅亡後,雅言已經漸漸式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