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第9頁)

  黑夫當然知道這魯莽家夥不會在意那種細節,便繼續道:“那段土垣,是五十多年前被洪水浸泡沖垮的。當時武安君攻楚,在圍攻鄢城時,久攻不下,就利用附近的水流,築堤蓄水,并修長渠直達鄢城之下,然後開渠灌城,鄢城遂破……”

  這時候,其他人也紛紛停下手裡的活,圍攏過來,利鹹首先問道:“亭長的意思是,如今王将軍之所以對大梁圍而不攻,還讓吾等開挖溝渠,是打算效仿武安君之法?”

  “不錯,大梁糧倉充沛,若是死守,可以堅持一年半載。而且城内有軍民十餘萬,若是強攻,我軍定然損失慘重,所以最穩妥的攻城之法,就是水攻!”

  這年頭的城牆大多數夯土的,極為厚實,所以影視裡的各種投石器其實不上什麼大用場,反倒是水、火兩種東西,在攻城時往往有妙用。孫子兵法裡就有一篇專門講火攻,而水攻也被春秋戰國的軍事家們廣泛運用,最著名的,恐怕就是智伯水淹晉陽城的故事了,趙無恤差點沒活下來。

  黑夫繼續道:“不知汝等可注意到,這大梁城的地勢本就低窪,而北面不遠,就是滔滔大河。我問過幾個被抓來做苦役的魏人,他們說,大河的地勢竟比地面還高出數尺!全靠了荥陽的土垣堵着,這十多年才沒有洪水泛濫。”

  “汝等試想,若是王将軍讓戍卒刑徒去将荥口的河防挖開,再用長渠引水至此,堵塞鴻溝……”

  蔔乘是搞風水迷信的日者,對地形更敏感些,頓時倒吸一口涼氣:“那樣的話,大梁就會被洪水倒灌啊!”

  “然也,如此一來,此城可不費秦國一兵一卒的傷亡,就會被大水潰破!”

  黑夫也感慨不已,這個王贲還真是老将王翦的兒子,從攻城的辦法就能看出來,王贲把老爹的看家本領學到手了。

  王家人打仗,在沒有必要犯險時,就一個字,穩!

  而王翦,更是穩如老狗,關鍵是穩健之餘,他還會來點出其不意,來點兵不厭詐,來點陰謀詭計,趙國最後的名将李牧,就是被這樣坑死的……

  勝于疆場,卻敗于朝堂陰謀。

  黑夫這麼一說,東門豹便眨了眨眼睛:“如此說來,吾等到這大梁,不是來作戰的,而是專門被征召來挖溝渠做徭役的?”

  “你終于說對了。”

  東門豹頓時氣得跺腳。

  季嬰也道:“黑夫,這樣的話,隻要河水灌過來,這大梁豈不是會很快陷落?”

  黑夫卻搖頭道:“不然,這法子雖然夠穩,卻也慢。我這幾天在大梁城外好好看過了,真不愧是中原一大雄城,不管哪一面,牆垣夯得很厚實。沒有兩三個月,是沒法浸泡潰破的。就算大水灌入城内,淹沒了地面,裡面的魏人也不至于立刻投降,所以這場仗,離結束還早……”

  “等到城破之日,魏人在大水包圍下,懸釜而炊已久,說不定還會滋生疾病,士氣鬥志也早就消磨殆盡了,一旦城破,魏王恐怕會直接投降,到時候城内也不會有戰事可打。”

  “故而,留在此地,絕對得不到功勞爵位!”

  衆人聞言,臉色頓時苦了下來,他們已經離開故鄉三個多月了,千裡迢迢過來,帶着的錢漸漸花完,衣服鞋履變得殘破,還和刑徒一起幹了好多天苦活,實在不容易,若是到頭來再沒功勞可掙,這一趟可是虧慘了。

  黑夫當然清楚這一點,他又何嘗不是滿門心思尋求立功升級呢?若是打完仗還是一個簪袅亭長,回到安陸縣,和他有仇的左尉鄖滿還不知道會怎麼坑害自己呢。

  對城内的魏人而言,大梁已是一處亡國絕地,對追求功業的黑夫而言,這裡又何嘗不是一塊死地呢?

  他看着窩棚内衆人的表情,除了少部分武藝平平者,聽說留在大梁會安全地結束戰事,松了口氣外,其餘衆人,都有些不甘心……

  黑夫要的,就是這種不甘心!

  于是黑夫便又道:“但是眼下,卻有個機會!讓吾等離開大梁,去尋求立功的機會!”

  此言一出,衆人的眼睛,頓時亮了起來!

  ……

  半個時辰過去了,在與衆人商議妥當後,黑夫脫下幹活穿的破舊褐衣,換上了自己壓在行李最下面的一件新袍子,又系好他亭長的赤帻标志,走出了營帳。

  在灰黑色調的衆人中,黑夫顯得格外顯眼。

  “亭……亭長,你要的……柳樹枝。”

  這時候小陶才氣喘籲籲地跑過來,将一根泡在碗裡的柳枝遞給了黑夫,這是黑夫讓他去找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