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4頁)

  沒多久,一座牆垣高約一丈的鄉邑便出現在眼前,仲鳴指着它道:“那邊便是戶牖鄉的鄉邑。”

  黑夫瞧了瞧左近地勢,皆是一望無際的平原,鮮少有丘陵,鄉邑更是坐落在一條大道交叉口,便問道:“此地一馬平川,為何要叫戶牖?”

  所謂戶牖,就是門和窗,通常被用來形容方城、荥陽等險關隘口,此地叫做戶牖,卻看不出有任何天險,所以黑夫有些奇怪。

  “關于此事,我也問過當地父老。”

  仲鳴道:“此地可有些年頭了,數百年前,這裡便是宋國的一個小邑,與鄭國緊鄰,鄭師東進破邑則入宋,亦相當于宋之門戶,故命名為戶牖……”

  “原來如此。”黑夫颔首,數百年兼并下來,春秋時的鄭、宋地盤,如今都變成了魏國,再不久,魏國也要消失,四海之内一切郡縣鄉邑,都要變成秦朝的了……

  雖然戶牖鄉邑近在眼前,但黑夫他們駐防的營地,卻位于小邑之外,其實就是一個被木樁圍起來的小裡聚,南北各開了個門,高兩丈的哨塔已經立起來了,有披甲持弩的秦卒站在上面戒備。

  仲鳴大聲呼喊,讓人打開營門,又對黑夫笑道:“有些簡陋,但也沒法子,邑内有些擁擠,沒有地方讓數十人駐紮,萬一有事,出都出不來,還是外面安全些。”

  黑夫點了點頭,在外黃那幾天,他就沒少感覺到當地魏人對“侵略者”的憤恨和敵意,戶牖剛剛歸降,誰知道有多少心存不滿的人在邑中?還是在邑外單獨設一個哨所比較穩妥。

  他也不含糊,在衆人入營後,便立刻讓部下們在營中空地裡集合。

  除了仲鳴帶着的十個河内兵外,其餘都是黑夫的老部下,所以也不用喊什麼口号,而是有條不紊地下令。

  “除去在外黃戰死、養傷的數人外,本屯尚餘四十五人,加上仲鳴在内的十名河内兵卒,共五十五人,什、伍編制照舊,從即日起,一天十二時辰,營地南北兩門,各需一伍人輪流看守。仲鳴,戶牖鄉邑南門可有人駐防?”

  仲鳴應道:“尚無……”

  “小陶。”黑夫立刻下令:“你立刻帶善射的十人過去,接管鄉門防務。”

  雖然不敢留在邑内,但邑門的控制權,黑夫得牢牢抓在手裡,不然若是邑中出事,入口卻被堵死,那他可要一籌莫展了。

  “季嬰,你原先便是郵人,與外界的傳信往來,便交給你了,本屯被分到了五匹馬,你帶四個會騎馬的人勤加練習,找時間分别往陽武、濟陽、外黃、黃池、大梁五處走,熟悉道路。”

  黑夫考慮得周到,一旦戶牖鄉出現了他們這幾十人無法控制的大動亂,就得立刻向附近的幾處求援,雖然戶牖屬于陽武縣,但卻是陽武最東面的鄉,與最西面的陽武縣城隔着近百裡路,遠水救不了近火。反倒是濟陽、外黃兩處,快馬疾馳的話,隻有數十裡,半天的路程。

  接下來黑夫又宣布了一些禁令。

  “駐防戶牖期間,除卻奉命巡視鄉邑、看守邑門的什外,其餘人等,不得擅自出營,更不可單獨閑逛!”

  “諾!”

  黑夫目視衆人,厲聲道:“更不許欺男霸女,胡作非為!若有以上情形,輕者笞責,重者,本吏可依戰誅之法,斬之!”

  此言一出,衆人無不凜然,如今依然是戰時狀态,而秦軍的戰誅之法,給予了上級誅殺下級的權力:什長得誅十人,屯長得誅什長,千人之将得誅百人之長,萬人之将得誅千人之将,左、右将軍得誅萬人之将,大将軍無不得誅!

  一片唯唯聲下,仲鳴露出了驚訝的神情,黑夫不僅在兵卒裡威望很高,而且做事雷厲風行,或許這個讓他頭疼苦惱了許多天的差事,在黑夫麾下,可以順利渡過?

  黑夫也沒辦法,因為此遊徼不同于在安陸縣時,隻需要負責鄉間巡邏、制止不法行為、抓捕盜賊、維護治安的遊徼。

  他是被火線任命的占領區軍官,駐守剛剛歸降,本地氏族、百姓态度叵測的敵邑,不僅要對當地進行軍事管制,防備着随時可能叛亂,以後還要在當地搜糧,送往大梁,以達到王贲将軍“因糧于敵”“以戰養戰”的目的……

  世人這時候可沒有大一統的觀念,在魏人眼裡,他們是侵略者,是外國占領軍,是重稅厚斂,敲骨吸髓的暴秦之吏,所以這可不是個輕松活。黑夫一邊要履行職責,一邊還得當心兵卒與邑中百姓發生沖突,引發群體事件,進而演化成叛亂……

  黑夫很确定,若是他們這五十多人陷入全鄉萬餘人的汪洋大海,絕無生還之理。

  跑也跑不得,秦軍軍規上寫着呢:鎮守一地的軍吏,如果有棄城失地,抛下城邑和兵卒逃跑的行為,就是嚴重失職,将被認為是“軍賊”。戰後清算,本人被處死示衆不說,全家都要被連坐,罰去為官府做勞役……

  所以黑夫隻能處處謹慎。

  就在他将一切都安排妥當,讓衆人下去各司其職後,負責看守營門的什長利鹹卻來報,說是戶牖鄉邑内,有人來拜見黑夫……

  “是一個皂衣豎人,他手持請帖,說是新上任的鄉啬夫張君,在家中擺下了筵席,邀請遊徼前往一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