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第8頁)

  眼看人都到齊了,張博便拍了拍手,讓閑談的鄉黨父老們安靜下來。他口中用方言說了一大通話,黑夫隻聽明白了個大概,無非是今日之宴,都是為了讓大家認識新來的遊徼,衆人且放開肚子吃喝痛飲,勿要拘束。

  随後,在三老張負的帶領下,東席的衆人齊齊起身,朝西席上首的黑夫作揖,黑夫也拱手回禮。

  雖然魏地風俗與南郡差距很大,但好在鄉豪宴請,沒有大城市裡貴族筵席的繁文缛節,相互介紹完畢後,宴飲便正式開始了。

  “這張博是想在我面前擺闊麼?”

  看着背後大白天燃燒的燈燭,看着魚貫而入,端着漆器食盒的奴仆和婢女,黑夫暗暗想道。

  春秋時,諸侯卿大夫、士、庶人,連吃飯用的食器,都有不同的禮節規定,地位低的人是用不了青銅器的。

  但漸漸地,一些貴族貧窮了,一些士庶卻富裕了,雖然被禮儀所限,依然不敢過度僭越地使用青銅鼎簋,但另一種器物卻流行起來,與青銅代表地位一樣,它成了富裕的标志,這便是漆器。

  梁宋之地,号稱有“千樹漆”,是中原漆器制作的手工業中心,當年莊子就在宋國當漆園小吏。但這裡的漆器依然不便宜,好的漆器,價格堪比黃金。

  卻見眼前這些漆器,盛菜的小漆盤是黑色的,漆碗則是統一紅色的。酒盞為耳杯,同樣是紅黑相間的雲朵花紋,古樸鮮豔。不管是哪一種,式樣都完全一緻,小縣城鄉邑可做不出來,應該是專門在大城市統一定制的……

  這時候張博說話了,咿咿呀呀一堆方言,說完之後,東席的鄉黨們頓時哈哈大笑起來,目光還齊齊地看向了黑夫。

  “他說了什麼?”黑夫偏頭問自己的“翻譯官”仲鳴。

  仲鳴有些尴尬,但還是如實轉告黑夫:“張博說這些漆器,都是他花了不少錢,在大梁城請最好的漆器作坊制作的,極其精美,平日裡連自家都很少用,今日為了款待遠道而來的貴賓,就擺上來了。他還說……”

  見仲鳴面露遲疑,黑夫追問道:“還說了什麼?”

  “他還提及前些日子,他在家中宴請一群路過的商賈時,有個商賈竟起了貪心,将一個案上的漆耳杯,藏在懷裡想偷走!張博最後還問遊徼,這麼精美的器物,在秦國縣鄉裡,應該沒見過吧?”

  黑夫頓時皺起眉來,這張博,不但擺闊,還話裡帶刺啊!

  他瞪了一眼大怒之下幾欲拍案而起的共敖,朝他搖了搖頭,而後便面朝東席衆人,開始侃侃而談。

  “将我的話,用梁魏方言轉述他們,一句都不許漏。”

  仲鳴應諾,于是黑夫說一句,他便轉述一句。

  “遊徼說,他見過比這些精美十倍、百倍的漆器!”

  此言一出,東席衆人一愣,面面相觑,張博則哈哈大笑起來,說黑夫在吹噓。

  黑夫也不忙,開始講述起自己剛做亭長時,破獲的那起盜墓案。

  那是傳承數百年的,楚國公族若敖氏的墓葬。

  跟若敖氏的曆史比起來,隻能追溯兩百年的張氏,尤其是這還沒闊過三代人的陽武張氏,簡直是米粒之光,與日月争輝。

  在若敖氏鬥辛那巨大的椁室裡,除了代表他身份的青銅鼎簋外,還有堆積如山的漆器,什麼造型都有。

  黑夫能叫出名字的,也不多,就幾種。

  有透雕漆禁,也就是酒案。黑夫記得,其案面由整塊厚木闆雕鑿而成,陰刻雲紋并加朱繪,四角各浮雕兩龍,四腿圓雕成獸形。案座繪雲紋、草葉紋,獸形禁足繪鱗紋和渦紋,全身以黑漆為地,朱繪花紋……

  “此物,難道不比這低矮的黑漆案,精美十倍、百倍?”

  還有鴛鴦形彩繪漆盒,黑夫描述說,其頭、身、翅、腳、尾等均系淺浮雕,雕工精細,形象逼真。器表在黑漆底上,還用朱紅、金、黃等色彩繪花紋:鴛鴦身上繪羽毛紋,尾部兩側繪兩隻對稱的回首立鳳,把與座上繪卷雲紋和勾連雲紋……

  “此物,難道不比這沒有甚麼花紋的普通漆盒,精美十倍、百倍?”

  仲鳴轉述黑夫的話,驚得張博,連同東席衆人目瞪口呆。

  若敖氏乃是富可敵國的貴族,就黑夫所見,其陪葬形制,完全能和出了無數件國寶的“曾侯乙墓”相媲美,故而其漆器形制之罕見,工藝之精美,堪稱時代翹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