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第4頁)

  兵者,以正合,以奇勝。

  “我的帥旗在淮陽大軍中,但數日後,我便會帶着車騎,打着蒙将軍的旗号,出現在上蔡!此乃機密,敢洩者死!”

  李信露出了一絲狡黠的笑:“先虛張聲勢,讓楚軍以為我軍要攻取項城,于是調集大軍守備。然而,我卻以偏師出上蔡,先破平輿,再截颍水,橫掃淮北!”

  李信的目的昭然若揭,他不是要攻城略地,一條條防線地去突破,那是笨辦法。他是要故意讓楚軍集中起來,而後在項城與自己布下的偏師對峙。李信自己,則從側面突破,攻入淮北腹地,伺機殲滅前往項城支援的楚軍,到那時,楚國淮北處處起火,項燕卻隻能困守孤城,距離敗亡也不遠了。

  這便是李信的破楚之策!

  ……

  淮陽西南百餘裡外的陽城,随着衆士卒的家書被送走,他們的惴惴不安似乎也一起送了出去,再加上李由頻頻讓庖廚加餐勞軍,南郡兵們開始放下擔憂,士氣有所恢複。

  得了個“家書百将”新綽号的黑夫,除了得到士卒一份感謝外,也更得李由重視。

  時間進入九月下旬後,黑夫明顯感覺到,戰争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首先是軍中的騎兵常備調出去,進入楚境刺探敵情的同時,也追殺那些同樣來查探秦軍虛實的楚國斥候,騎兵斥候之間的戰鬥已經頻頻打響。

  而陽城作為淮陽通往上蔡的必經之路,近些天來兵卒調動也十分頻繁,甚至還有打着蒙恬将軍旗号的車騎大軍路過,陽城郊外的道路一時間塵土飛揚,遠遠看着那些來自北方的秦軍精銳車騎,均士氣高昂,兵容盛大,作為雜牌軍,南郡兵都有些自慚形穢之感。

  黑夫也得到了任務,加緊對陽城周邊的巡視,因為每逢大軍調動,就是敵國間諜活動最頻繁的時刻。

  這一天,在騎馬帶着一個屯的人繞陽城巡視時,黑夫便發現,路旁有三個形迹可疑的人,正對着陽城城頭指指點點……

  黑夫立刻打馬過去,帶兵将這三人圍了,卻見是一個身穿短衣的濃須中年人,還有兩個手持尺、矩的年輕人,均是布衣打扮,正望着陽城,激動地讨論着什麼。

  “汝等何人?來此何事?”

  中年人被秦兵圍了,也不慌亂,他取出了懷中的東西,遞給黑夫,用一口關中秦腔說道:“吾等随大軍前往上蔡,途徑此地,此乃通行符節。”

  黑夫看了看桑木符傳,居然是裨将蒙恬親自署名蓋印的通行符傳,允許三人在沿途城邑停留,隻要不出入軍營,任何地方随他們走動。

  這是極高的待遇了,但這三人一副布衣打扮,并非将吏,莫非是将軍幕府的幕僚?到了裨将這個級别,便可以帶一些幕僚門客,随軍參贊了。

  黑夫心中有疑,又仔細一瞧符傳上對三人身份的描述,他更是大奇。

  “汝等是……墨者?”

  “然。”中年人朝着黑夫拱手,自我介紹道:“秦墨!”

第0172章

秦墨

  陽城城頭,黑夫帶着幾個兵卒走在後頭,前面是自稱“秦墨”的中年人唐夫子,他四十左右,身着布衣,舉止卻很優雅,還帶着兩個年輕弟子。

  一個叫程商,三十上下,為人沉默寡言,隻是手裡拿着尺矩,上城前對着城牆目測高度,到了城頭又在量城垛之間的距離。另一個叫唐铎,二十餘歲,性情跳脫,上了城牆就問這問那。

  “唐夫子,這就是你曾經與吾等說過的,巨子孟勝為陽城君守城的陽城麼?”

  唐夫子扶着城垛向下眺望,感慨地說道:“正是此地,當年墨家巨子孟勝與楚國的陽城君相善,二人亦師、亦友、亦臣,陽城君甚至連封地都交給了孟勝,與他毀玉璜以為符,使得其鎮守此地。孟勝便帶着墨家以此為安身之所,于是墨者精銳皆集于陽城。”

  另一個弟子程商這時也接話道:“的确,我用尺矩測了測,陽城牆垣有墨家築城之術的痕迹,且比一般縣邑城牆要高些厚些,可能就是當時的墨者修築的。”

  唐夫子點了點頭:“隻可惜有此牆垣,依然寡不敵衆,後來吳起之事,陽城君被牽連,他逃到了别國,荊王派人收回陽城,但因為沒有信物玉璜,孟勝便不欲開門。荊王派兵圍攻陽城,孟勝便信守與陽城君的諾言,死守此城,結果共有一百八十名墨者與他一起赴死……”

  唐铎擊節贊歎道:“壯哉……”

  程商則在一旁打斷道:“孟勝為了他自己與陽城君的私人交情,連累墨者精銳與之赴死,何壯之有?”

  唐铎反駁:“程商,巨子孟勝行的可是墨者之義,他是認為,自己與陽城君關系非淺,若不死,将來恐怕沒人會信任墨者,以墨者為師、為友、為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