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第2頁)

  黑夫隻能自己在那猜測:“這時間點上相召,莫非是和水碓有關?”

  這不是不可能,數日以來,紀山銅官造出了一個不需人畜,也能自行舂搗礦石的器械,俨然成了郡城的大新聞。不少人都跑去觀看,安裝水碓的溪水邊觀者如堵,當它們真的在水輪帶動下自己動起來時,每每會響起一陣驚呼。

  最終,郡工官為了保密,不得不将紀山銅官封鎖,除了工曹的人外,即便是官員也不得進去窺探!

  “若是郡守想要了解水碓,直接找工曹的人就行了,尋我作甚?”

  黑夫心裡犯起了嘀咕,對于水碓的事,他将自己摘得幹淨,把功勞更多推給了橼。

  “又或者,跟我托太醫令夏無且上書秦王的建言有關?”

  算起來,距離夏無且上書秦王,已經過去了兩個月。據李由說,秦王首肯後,在鹹陽和關中,已開始緊鑼密鼓地推行此策。由太醫令牽頭,讓陳無咎等學會了裹傷包紮之術的醫者,從軍中挑選一些手腳伶俐、粗通醫術的兵卒出來,一人訓練十人,他們将成為秦國第一批“醫護兵”。

  繼關中之後,其餘各郡縣也将陸續推行,也該輪到南郡了罷?若真如此,随着這道命令來的,應該還有黑夫的公大夫爵位……

  但此事不喊上郡尉一同商議,隻單獨叫了黑夫,真的好麼?

  如此想着,黑夫也不由思索起關于這位南郡郡守“騰”的傳聞來……

  騰的全名是葉騰,他并非秦人,而是韓人,他的故鄉葉縣屬于韓國的“南陽郡”,也就是方城以北,颍水以南的地區。其家族世代仕韓,到了十多年前,葉騰也成了韓國南陽郡代理郡守。

  秦王政十六年,秦軍伐韓,兵臨魯陽,不同于三十年前“甯死不做秦民”的上黨守馮亭,葉騰做出了一個讓所有人震驚的選擇,他竟以整個韓南陽郡降秦!

  此舉直接導緻已經十分弱小的韓國,丢失了二分之一的國土,一夜之間就失去了抵抗秦國的能力。

  葉騰降秦後,親自前往鹹陽谒見秦王政,秦王并沒有因為他是降臣就撤銷其職位,反而讓他繼續做秦國的南陽郡假守,率軍伐韓!

  此舉在朝中引起了不少人诟病,畢竟重用降臣伐其故國,這種事在秦國曆史上聞所未聞。

  然而秦王卻力排衆議,堅持這項任命。

  葉騰倒是沒有讓秦王失望,秦王政十七年,秦軍攻破新鄭,韓王安歸降,傳承二十二世的韓國社稷淪亡,成為六國中第一個被秦所滅的國家。

  葉騰立下了滅國隳城的大功,獲爵右庶長,并在秦王政十九年得到了升遷,從原來的南陽郡“假守”,升為南郡郡守,為秦國鎮守南疆……

  那兩個屬吏雖不肯告訴黑夫郡守為何要召他,但在和黑夫的閑聊中,也開始說起郡守治南郡的往事。

  “左兵曹史那幾年還在安陸,尚未成年?難怪不知。”

  左邊騎着黑馬的小吏說道:“那幾年南郡治安極差,上有原舊楚大氏橫行不法,養私士上百,當地官吏皆畏避之,莫敢與忤。下有雲夢澤盜賊肆虐,路上的兇案一天比一天多,行人必須張弓帶劍,然後才敢行走在塗道上,其混亂到此種地步。”

  “王十九年時,葉郡守初至江陵,才剛剛下車,便立刻召集屬吏,但凡有缺席未至者,皆懲處免職,又提拔了一批學室裡的年輕幹吏。”

  “随即郡守宣布,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令南郡全郡備警,郡卒縣卒齊出,緝捕不法盜賊。數月之内,被緝捕殺死的盜賊多達上千!其中四百餘人于同一天斬于江陵集市口,血流數裡,全郡震驚!”

  “郡守真是雷霆手段。”

  黑夫贊道,對葉騰有了一個“雷厲風行”的印象。

  “治理完盜賊,便輪到本地豪長了。”

  騎着一匹花色母馬行在右邊的小吏也道:“當時不少盜賊,其實就是各郡縣舊楚氏族的賓客,這群人一旦被追捕,就躲進豪長的高牆内,當地小吏亦不敢追趕。此外,各縣氏族還有盜鑄錢币,操縱選吏等劣迹。”

  “當時葉郡守便說,這些氏族,就好比長在南郡身上的瘡瘤,必須以燒燙的快刀割除。”

  “于是在王二十年時,借着行春的時機,郡守遍行郡中十餘縣。每至一縣,便要親自查閱案卷,聽百姓訴頌,但凡有冤屈,就下令縣令、縣丞當面辦理。同時也暗中派兵随行,翦除沿途違法豪長,兩個月下來,共捕郡中豪滑十餘家,窮竟其奸,依法宣判,大者族誅,小者乃死。于是郡中震恐,皆仰郡守鼻息,再無人敢造次。”

  盜賊、大氏兩個大患除去後,葉騰又開始整頓吏治,規整南郡風俗,于秦王政二十年四月頒布了兩篇公文。

  一篇是南郡每個小吏都要抄誦的《為吏之道》,裡面劃出了“良吏”和“惡吏”的區别,良者加以提拔,劣者嚴懲不貸,以此為施政綱領,令全郡十八個縣加以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