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陸是南郡大縣,戶口上萬,能征兵千餘,再加上去年的戰事裡,黑夫帶領的安陸衆人都有亮眼的表現,所以李由打算讓安陸兵和郡兵一起,作為南郡兵團的主力,若因此事影響了征兵,這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黑夫既然與我說起此事,想必已有對策,但說無妨!”
黑夫掏出了懷中的簡牍,雙手奉到李由案前。
李由看了看,發現是針對安陸現狀的一些建言,包括迅速安定民心,同時卓拔表現優異的基層小吏、有爵者,以填補鄖氏倒台留下的空檔。
黑夫複述文中的想法,言道:“豪長盤踞地方,不獨安陸才有,一直是南郡的頑疾之一。葉郡守曾行縣整治,連殺數百人,諸縣豪長才有所收斂,但仍然尾大不掉,雖不敢荼毒地方,但像鄖滿一般公器私用者不在少數。”
“以安陸為例,如今鄖氏倒台,利氏也死了族長,實是一舉消除豪長勢力的好機會!那些因為沒有家世,找不到門路而埋沒在亭舍裡闾的升鬥小吏,由此有了出頭的希望!”
黑夫看得很清楚,五到八口的小農家庭,這才是秦國立國、立軍的根基,相比于氏族豪長,這些人才是軍功爵最大的受益者。
“說得好!如此一來,若有得力的人手統籌執行,定能讓安陸迅速康複,更勝先前!”
李由拊掌而贊,随即又猶豫:“安陸乃是大縣,這空缺出來的左尉一職,的确得有合适的人選補上……”
說到這裡,他何嘗不明白黑夫今日獻策的未言之意?便笑道:“右尉必須異地為官,左尉卻可由本地人擔當,黑夫,你就是安陸人,熟悉安陸情形,又知兵事,若我将你除為安陸縣左尉,你能否穩定安陸局勢,再替我将安陸千餘子弟,訓練成一支勁旅?”
第0246章
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秦王政二十三年六月下旬的時候,才剛剛發生兩起大案的安陸縣,收到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人事調動。
安陸縣右尉鄭收被調到夷道縣做縣尉,雖然看似平級調動,可實際上,卻是貶斥。
安陸是戶數過萬的大縣,夷道卻是編戶齊民不過千餘戶的“少數民族自治縣”。而且四月份才發生過縣尉被當地巴人蠻夷所殺的惡劣事件,雖然叛亂已平,可誰都看出來,夷道難治,去那裡為官,如同流放……
這份貶斥是意料之中的,因為法家當權和喜清靜無為的黃老不同,特點是“急政”,再加上受了秦王政也是個急性子的影響,從上到下呈現出一種急功近利的風氣,短期内能見政績者容易得到升遷。比如葉郡守來南郡上任百日之内,便連續發出數條政令,殺盜賊、翦豪長、正官風,得到了秦王贊譽,讓他放手去做。
然而,鄭收在安陸做官一年多來,幾乎毫無作為,直到鄖滿案發,這位右尉鄭收都對其罪行知之甚少,與黑夫等人的幹練形成了鮮明對比,大概被郡尉認為是“庸碌”吧。
鄭收接到這份任狀後,一邊讓仆役在家收拾行囊,心裡卻滿是苦水。
他是颍川郡韓人,歸附秦國也沒多少年,受了過去三十多年思維的影響,來安陸任職後,對當地豪長太過友善。最初一年直接是鄖滿的傀儡,聽之任之。
到了今年,随着那些做戍卒的立功秦卒回鄉,這才通過任命他們擔任尉史、遊徼、亭長、屯長,從鄖滿手裡奪回了部分權力。
可随着鄖氏、利氏通諸侯案的調查,鄭收這才發現,那些被他征召為吏的本地人其實一點都沒感激他的意思,尤其是尉史利鹹,早就在着手調查鄖氏的黑料了,卻對他隻字未提……
他這才明白,這些黑夫的舊部依然視黑夫為恩主,視他為路人。
公務早就交待完畢了,鄭收拖了幾天,吃了縣令、縣丞的送行宴後才不情不願地動身,隻帶着來時的車乘,拉着一車行李,幾個女婢仆役離職。
來到城門邊時,他卻驚訝地發現,這裡擠滿了人,大多是以利鹹為首的尉署官吏,還有怒、樂等各曹吏員也等候在此。
鄭收還以為這些人是來送自己的,一時間又驚又喜,然而那些人都在朝西面翹首以盼,直到鄭收的車馬接近後,他們才恍然發覺,連忙回身行禮。
“吾等在此等着相送鄭還是利鹹機靈,一張口扯了個謊,并掏出了錢袋,笑道:“這是吾等的奉錢,還望鄭君今後仕途順利……”
衆人這才反應過來,都紛紛掏起了錢袋,臨時湊了些奉錢來,多的三四百錢,少的隻有百錢,鄭收有些不好受,總感覺這像是施舍。
這些人裡,黑夫的舊部幾乎一個不少,還擁着迎接用的慧,也就是掃帚,以示掃榻相迎之意。
鄭收哪還能不明白?這些人不是來送他的,而是來迎接安陸新左尉的。
有人走就有人來,除了鄭收被調走外,在郡裡任職的左兵曹史黑夫,則被調到安陸縣,擔任左尉……
好巧不巧,鄭收離開的這天,恰恰是黑夫到職的日子,一打聽,利鹹等人說,黑夫已經到北郊鄉了,很快就會抵達縣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