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9頁)

  入門後,但見一切如舊,包括庭院裡的那棵大棗樹,正亭亭玉立,花期将盡。

  過去兩年間,黑夫在這裡進出過無數次,回想自己初次來這裡時,還是小小士伍,正是由陳百将引領,戰戰兢兢地跽坐下拜。如今,他卻是以這裡“主人”的身份入住,陳百将反而成了他的下屬,一路上都谄媚讨好。兩相對比,黑夫不由感慨良多。

  得知黑夫要調任安陸縣左尉時,郡裡不少人都感到不解,甚至還有人暗暗笑話他。

  因為左兵曹史這職位比兩百石,雖是佐吏,卻也是郡官,位低而權重,而且還常伴郡尉身邊。

  而縣左尉尉職秩比四百石,看似升職,可若是兵曹史奉郡命來縣上巡視,縣尉還得賠禮相待呢!

  打個比方,黑夫記得前世看《三國演義》時,說到平黃巾之亂後,劉備因功除授安喜縣尉,正好碰上督郵行部至縣,劉備便出郭迎接,見督郵施禮,而督郵坐于馬上,惟微以鞭指回答,由此引出了張飛怒鞭督郵的故事……

  秦漢制度相似,秦國雖無督郵,可其級别和兵曹史相當,都是百石、比兩百石的郡吏,位低而權重,對縣尉手指顧盼也算尋常。所以在江陵城許多人眼中,甯為百石書佐郡吏,也不願做三四百石的有秩縣左尉。

  不過,縣尉也有兵曹史沒有的東西,比如鄉人舊部的熱情歡迎,擁有自己辦公的獨立官署。

  “還有實打實的兵權!以及訓練家鄉子弟兵的機會!”

  發生在夷道的那場守城戰,讓黑夫明白了,戰場上,還是自己一手帶出來的兵才靠得住,而在這個鄉黨觀念極重的時代,最值得信賴依仗的,在緊要關頭能與你休戚與共,不離不棄的,還是家鄉子弟。

  抵達正堂後,利鹹等尉史按照規程,奉上了象征安陸縣兵權的鎏銅木虎符。

  跟郡守、郡尉臨時交給他,事後立刻要奉還的虎符不同,此物他隻要在任一日,便可一直持有!

  握着這虎符,在身後舊部屬吏的簇擁下,來到這個時代後,黑夫終于第一次有了将“權力”這東西,握在手心的感覺!

  雖然這權力很小,命令不出百裡之地,能訓練的兵卒也不過千餘,還得奉秦律行事。但對于黑夫而言,卻像是在紛亂世事裡,原本彷徨無助的人,抓住了一柄利刃。

  自此之後,他不但可以做别人刀,自己手中亦有刀!

  這種久違的安全感是極其美妙的,黑夫像是嘗到了鮮血的鲨魚,握住了它就不願意放開了。

  他嘴角露出了一絲笑:“難怪他們都說,大丈夫不可一日無權!”

第0247章

三馬

  遊子歸鄉,上任安陸縣尉後,黑夫别的事還沒來得及做,先吃了兩頓筵席。

  第一頓是安陸縣令、縣丞宴請他的,這是一場公宴,就在縣令府邸中舉行。在座的也僅是安陸的“三巨頭”,縣令雍何坐主席,黑夫與縣丞分别居左右,其中右邊是上席。黑夫進門後就一副晚輩的姿态,說縣丞比自己年長,又比自己職高,便請他居右。

  說起來,秦國的郡、縣就在這點上有所不同,郡上是郡守為長,郡尉次之,郡丞隻是六百石吏,與守、尉的級别差遠了,但在縣上,卻是縣丞比縣尉稍高……

  官婢們托着食盒魚貫而入,為三人布食,縣令家的女樂也彈琴吹笙,輕歌曼舞。

  黑夫早就不是一年多前那個沒啥見識的戶牖遊徼了,在郡裡做吏,各種“上流社會”的場合都參與了不少,甚至在郡守府中飲宴過,如今也能學得舉止有禮,言談也頗為得體,讓縣令和縣丞一改對他“武夫”的固有印象。

  秦國是典型的“隻準州官放火,不準百姓點燈”,民間嚴禁群飲,可當你爵位級别到了一定程度後,喝酒就跟喝水一樣尋常了,前提是要足夠有錢,因為秦國酒價依然是很貴的。

  飯食飲酒之餘,三人也在說些閑話,無非是縣令、縣丞誇贊黑夫的少年有為,是他們為官這十數年來,見過最年輕的縣尉,并說早已看出他是一柄鋒利的錐子,一入郡尉囊中,便脫穎而出!

  待到這場例行的宴飨即将結束時,縣令雍何将黑夫、縣丞帶到了庭院裡,拍了拍手掌,便有人趕着一輛車馬來到了寬敞的院中……

  “但凡是令、長、丞、尉,均有專用的車駕,由廄苑供應,我便讓人挑了一輛新車,縣尉你看看,可還滿意?”

  “多謝縣令!”

  這種小事讓廄吏做就行了,何必親自安排?黑夫哪還不知道這是縣令在向他示好?連忙道謝。

  不過卻發現,這輛車有些不一樣,他見過郡守是驷馬架轅的車,而自己先前的車是兩馬架轅,卻唯獨沒見過三馬架轅的,黑紅黃三匹馬,以這種奇怪的方式擠在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