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8頁)

  不過黑夫已經不太在意了,因為去江陵城這半年,他沒少托人在當年楚國王族的各種宮室苑囿裡尋找種植的甘蔗。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給他找到了幾畝相對較甜的甘蔗,不愧是當年專供楚王庖廚榨汁用的,比自家種的品種更優。

  黑夫打算等明年,就請人幫忙移栽過來,在家邊大面積種植這種經濟作物,再讓姑母家那個會做饴糖的兒子在附近設個紅糖作坊,這或許會成為今後他們家主要的經濟來源……

  眼看家業越來越大,但要用到錢的地方也變多了,光指望俸祿賞錢是不行的。

  從官道拐下去,沿着田旁能容一輛車行走的小路走了半裡,就抵達了莊前。這是一處三進式的庭院,在黑夫看來,比起郡守、郡尉的宅邸,算什麼?就連魏地陽武縣的張宅,都比這大一倍好吧!

  但在他很少離開夕陽裡的母親、伯嫂和侄兒侄女看來,已經是“豪宅”了!

  黑夫之前來看過一圈,便帶着家人走進望山式的院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四層高的望樓,樓頂是四面出挑的哨亭,亭上内置鼓,當為打更報警之用。

  “這是用來警戒盜賊。”

  他笑道:“不過我想,這方圓百裡之内,怕是沒有哪個盜賊敢來侵犯縣尉的宅院。”

  再往前,就是二門,二門亦建有相對的兩座三層角樓,既可遠望,也可從中射箭、開弩。

  黑夫瞧着這些建築不由嘿然,鄖滿的确是将自家莊園打造得像一座城塞啊,幸好那天利鹹設計将其誘擒,不然官府強攻起各處莊園來也要付出不少死傷。

  進了二門,就到達一個縱向主院,正面是一座朝南開敞的廳堂,衆人進去以後,發現裡面窗戶四開,空空如也,十分敞亮。

  “這是待客或飲宴之所,裡面擺放的青銅燈架、坐榻、案幾等都被官府查抄了,還得去工坊裡訂做一批……”

  黑夫的母親牽着孫兒孫女,在堂内走着,她們走的很小心,生怕踩壞了光滑的地闆,又伸出手撫摸用上好紅漆塗染的粗大柱子,它們頂起了高高的屋宇,而後還下意識地用袖子擦了擦,生怕弄髒了似的。

  母親不由嗟歎道:“這麼大這麼高的屋子,我别說住,連進都未進過……”

  黑夫忍俊不禁,笑道:“母親,往後你就要在此常住了,待到我大宴賓客之時,還要請你作為壽星,坐在廳堂正中!”

  母親連忙擺手,依然有些畏畏縮縮的,隻不敢相信這裡真的要成為自己的“家”。二兒子近幾年飛黃騰達,已經遠遠超出了她們能接受的速度,如今隻覺得這是一場幻夢,随時都會醒來。

  正堂東西兩側建庑,堂後便是後院了,首先是一個寬敞的天井,種植樹木,安設亭台,并挖掘了一個小池塘。

  “裡面有魚!”

  黑夫的一對侄兒侄女驚喜地跑到池塘邊,看着裡面的遊魚烏龜,感覺十分有趣。這是供遊賞的園林,與園林一牆之隔的,是幾個供人居住的小院落,這便是主人的居所了,基本上每個人都能分到一個小院,還空出了不少……

  除了主人宴飲居住的前後兩院外,這庭院兩側、後方還有許多附屬建築,比如建在東面的廚房、倉樓、水井,那倉樓很高大,足夠儲糧千石!

  而西面,則是桑林、果園和菜圃。桑有近百株,可以想象,春天裡養蠶抽絲,完全可以實現自給自足。果園亦有數十棵,有梨、棗、梅等南郡常見的果樹,再過個把月就要熟了……

  黑夫便讓侄兒侄女過來,給她們講了“囫囵吞棗”的故事,兩個孩子聽完捧腹大笑,而後黑夫又問他們,可喜歡這新家?

  “喜歡!”

  答案自然是肯定的,光是這個宅院本身,就比他們之前生活的鄉下裡闾都有趣多了,更别說黑夫向他們保證了,來到這以後,就可以遠離拾糞等髒活累活了。

  兩個孩子十分高興,卻不知道,黑夫已經給他們安排好了開蒙識字的夫子,無憂無慮的玩鬧日子不長了……

  另一邊,黑夫的母親、伯嫂則站在果園的另一頭,看着那些地畦齊整、設有溝渠的菜圃低聲商談,直到這會,她們才沒了在别人家屋子裡亂走的陌生感,開始思量要在這裡種些什麼了。

  “七月正是種冬葵的好時候啊。”母親蹲下摸着濕潤而肥沃的泥土,露出了笑。

  經過一個夏天,腐殖質在泥土裡蒸騰發酵,新翻的土地呈現肥壯的黑色,散發出泥土好聞的香味。

  除了冬葵外,栽上蔥韭,蓋上虛土,然後厚厚的蓋上瓜藤稭稈,入冬前後,長出的小蔥韭菜别提多香了。再把從夕陽裡家裡帶來的一袋雹突(蘿蔔)種子,撒在地裡,用腳踩實,用心施肥,幾場雨後,雹突就會長出兩瓣子葉,到了深秋,三個兒子和孫子孫女就有綠皮紅心,又水又甜的雹突吃了……

  如此想着,她們甚至都要迫不及待地在這裡松土播種了,将家附近的空地種滿綠油油的蔬菜,讓雞埘豬圈熱熱鬧鬧的,這是農村婦女們根本止不住的本能。

  黑夫有些無奈:“母親過去受到苦太多,來這以後,好好享福就行,想吃什麼,可以直接從縣城市上買,伯嫂也不必起早貪黑舂米了,讓仆役們做就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