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7頁)

  他們會被編成一率,由黑夫這個縣尉做率長,其下有兩個五百主,一個短兵親衛百将,以及醫護急救之士等辎重後勤人員。

  黑夫暗暗想道:“說起來,日後陳勝吳廣參加的九百人戍守漁陽,也是兩個縣組成的一率吧?二人還當了屯長,而那兩個被殺的軍官,其實就是縣尉!”

  黑夫當然不會讓這種事情提前出現,所以他讓利鹹,仔細厘定名單,優先征召有産者,不要讓無産的闾左之徒參軍!惡少年和輕俠,這是軍隊裡的不穩定因素。

  “我要一支安陸良家子弟組成的精兵!商賈、百工則編入辎重隊伍中!”

  他如此安排道:“各鄉、亭務必在七月初一前完成征兵,在鄉、亭訓練一旬,編好行伍,待七月十日,便帶着所有人,來縣城集結!”

  而在各鄉應征兵卒即将雲集縣城,接受黑縣尉訓練時,黑夫也在張羅一件私事。

  搬家!

  郡守騰在行縣時,曾大贊堆肥漚肥之法大大提高了南郡的糧食産量,于國于民都有大功,于是,就在黑夫終于以“醫護急救之建言”和夷道平亂被拜爵為公大夫的同時,他的伯兄衷,也得到了郡上的賞賜,從上造被拜為簪袅……

  不僅是爵位高了,衷還被征辟入安陸縣城做田佐吏,作為田啬夫的副手,相當于後世的“縣農業局副局長”,六月底就要來上任。

  如此一來,他們家兄弟三人都在縣城了,總不能剩母親一個人在家吧?于是乎,黑夫和衷、驚,還有母親商量一番後,做出了一個決定:把家搬到安陸縣城來!

  黑夫在縣令處辦好戶籍手續,乘着休沐時回了趟老家,遙遙望見雲夢鄉夕陽裡那株枝繁葉茂的大榕樹,黑夫竟有些一絲不舍,家裡那破縫的舊門,漸漸老去的黃犬,每一塊磚瓦,處處都有家的溫馨。

  但終究還是要走,他的家人和家,也不由自主地跟着黑夫前進的腳步而移動。

  到了次日,或租或借的七八輛牛車,拉着各種母親舍不得扔的家當出發,往縣城駛去,站在夕陽裡外,一邊應付着鄉親們的恭喜祝賀,黑夫心裡閃過一個促狹的念頭。

  “從今以後,我家也是城鎮戶口了!”

第0250章

維鵲有巢,維鸠居之

  從商鞅變法起,與軍功爵相匹配,秦國就實行“明尊卑爵秩等級,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的制度,稱之為“名田宅”制,也就是根據不同的爵位,占有不同的土地和房宅、奴隸。

  其中,黑夫作為第7級的“公大夫”,可以占有9頃田,9宅。

  1宅為30步見方,秦國一步約為1.3米,九宅便是一萬多平米的宅基地,将近三十秦畝,遠遠超過了一般人家的“五畝之宅”。

  這麼大的房宅,從頭開始蓋起碼要一年半載,好在近來安陸縣最不缺的,就是空房子。

  鄖氏在安陸立足數百年,莊園屋舍到處都是,鄖滿倒台後,這些不動産統統被查抄歸公,位于縣城内的主宅被官府征用,而位于城郊的一處莊園,大小正好符合黑夫的标準。

  于是,他們家就鸠占鵲巢,搬了進來……

  這座莊園矗立在縣城東郊一片膏腴田地之中,遠遠能看見其高屋建瓴的黃黑輪廓,黃色的是牆垣,黑色的是屋瓦。

  “這片田地,便是要換給我家的田了。”

  衷已過三旬,蓄起了長長的胡須,穿着一身田佐吏的官服,雖然模樣還是那麼和藹,言談舉止間,卻已有了點官樣。

  他和黑夫共乘一車,途徑這片廣袤的水田時如是說,田裡的水稻才剛剛結穗,距離收割還有月餘時間。

  在法律上,衷和黑夫已經分家,但隻要稅賦交兩份,兄弟二人是不是住在一起,倒也不會被深究。

  眼前這片田地,同樣是本屬于鄖氏的,按照名田宅制,黑夫可擁有九百畝田地,衷則是三百畝,若再加上黑夫幫驚“納粟拜爵”得到的公士爵位,一百畝。則兄弟三人共有13頃之多,妥妥的大地主了。

  “不過今年地裡的收成,還是要歸官府,收入縣倉,從明年一月開始,才正式劃歸我家。”

  同理,他們家在夕陽裡的田,也可以用到明年,除了水稻粟米外,黑夫還在那種了百畝甘蔗沒收呢!

  不過黑夫已經不太在意了,因為去江陵城這半年,他沒少托人在當年楚國王族的各種宮室苑囿裡尋找種植的甘蔗。功夫不負有心人,還真給他找到了幾畝相對較甜的甘蔗,不愧是當年專供楚王庖廚榨汁用的,比自家種的品種更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