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第1頁)

  衷颔首:“也隻有這些地方歸官府管轄,方便收集糞肥。”

  黑夫隻覺得他們似乎弄錯了什麼:“且慢,伯兄我問你,在安陸,哪裡人最多最集中?”

  衷不假思索:“自然是縣城。”

  黑夫道:“縣城千餘戶,近萬人每天吃喝拉撒,都能産生兩三萬斤糞肥,可施田地百畝,我聽說,縣城附近的公田不過百頃,為何卻說不夠呢?”

  衷眨了眨眼睛:“仲弟有所不知,官吏、豪長、富戶家中自有廁溷,用于澆灌自家田地,無從收集。而大多數闾左窮人,家中無廁,則直接在野外、樹下、溝壑裡方便,更無法收集……”

  “也就是說,縣城裡大多數人還在随地大小便啊!”

  黑夫頓時明白了,出現糞肥不足有兩個原因,其一是這年頭人口太少,各家各戶無法産生足夠糞田的農家肥;其二,就是官府沒有妥善管理好農家肥的收集和使用,将城市大量人口産生的糞肥白白浪費掉了……

  “伯兄的困擾,想要解決,卻也不難。”

  黑夫突然哈哈大笑起來,在衷求問辦法時,卻賣了個關子故意不答,而是指向了自家宅院内的廁溷……

  “再過五日,便有千餘戍兵來縣城集結,乘着這個機會,我正好有一個在軍中學到的好辦法,可以在安陸推行!不僅能補上明年糞肥不足的空缺,還能讓安陸變成整個南郡,乃至于整個秦國,全天下最幹淨體面的城邑!”

  ……

  七月初十這天,伴随着季秋的熱浪漸漸退去,來自安陸縣城,及三個鄉的千餘應征兵卒,來到縣城南郊集合。

  在黑夫的安排下,這裡已由兩百縣卒提前搭建好了營壘,今後月餘時間,千餘良家子就要在此訓練,不得擅自離去,吃喝拉撒都要在營内解決……

  來自朝陽裡的公士去疾已經沒了過去的病容,他和同裡、同亭的衆人組成了“湖陽亭屯”,他們的亭長叫“桦”,是當年跟随黑夫去魏、楚又活着回來的九人之一。

  作為縣尉舊部,這半年間又去了縣尉起家的湖陽亭任職,桦感覺自己這個屯比其他屯高出了一等!是嫡系!

  而公士去疾也因為與黑夫有故,被桦任命為什長,一行人頗為自豪地走入營地,還不等他們找到自個的營盤,就發現,先來到的數百人,都聚在營地邊緣的一棟建築處,喧嘩議論不止。

  桦和去疾擠到人較少側面,卻發現這裡屹立着一個新蓋的土屋,占地很大,足足有半畝!黑色的瓦将其頂部覆蓋,土坯牆上有許多十字的通孔,酷似城牆箭孔,左右各有一門,不斷有兵卒進去、出來,進去的人滿臉新奇,出來的人一邊系腰帶,一邊贊不絕口,說自己也享受到官吏富豪家裡的待遇了……

  “這屋舍是做何用的?”去疾好奇地問道。

  “去正面自己瞧,那有縣尉親筆所題的字。”

  那個叫垣柏的上造沒好氣地如是說,随後又轉過頭向旁人大贊縣尉真是奇思妙想。

  “我做更卒時,輸給了縣尉幾千錢,也不算冤枉啊!”

  面對垣柏的話,衆人卻隻是說他吹牛,無人相信,縣尉是何許人也,豈會與你賭鬥?

  于是屯長桦和什長去疾,隻能繞到人更多的正面,踮起腳尖,發現那刷白的土牆上,有安陸縣尉親筆所書的兩個鬥大篆字:

  “公廁!”

第0252章

創建國家級衛生城市

  秦王政二十三年七月上旬,在安陸發生了兩件大事。

  第一便是千餘應征的兵卒雲集城郊,其二,則是在縣尉黑夫的倡議下,一場轟轟隆隆的“公廁運動”在縣城展開!

  “縣君,我在江陵時,曾聽郡守有言,農乃生民之本業,聖王之所以導其民者,先務于農。故掩地表畝,刺草殖谷,多糞肥田,雖是農夫衆庶之事,但官府亦不可不理,故《田律》《倉律》中,甚至連一畝地要撒多少粟種麥種,都有規定。”

  對安陸縣令雍何,黑夫以一種透露内情的語氣,告訴了他葉郡守說過的一些話,意思很明顯:

  “郡守重農,并且對堆肥漚肥之法很看重,令南郡十八縣推行,各縣誰能做出最大的成效來,誰便能在今年的上計中拔得頭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