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1頁)

  這話是什麼意思?怨望?

  在場的所有人都不寒而栗,出征在即,王翦老将軍這是作甚?他們不約而同将目光看向了六駿所載的車駕處。

  秦王在車前與王翦對話,其的身軀背影,又有冠冕加持,将近九尺,更顯得高不可攀,其腰上挂着長長的太阿寶劍,手扶着劍柄,此刻默然站立。

  沉默的大王,是最可怖最令人畏懼的,夏無且有些心驚膽戰,低下了頭,在大王和王翦身旁侍立的王绾,更是汗珠大滴大滴往下落……

  然而,在沉默片刻後,秦王卻還以哈哈大笑,似乎不以為忤。

  “王将軍說話,還是這般直爽!”

  笑聲止後,夏無且擡眼瞧見,秦王的背影上前,扶起了王翦,并握着他的手,用十分誠摯的語氣道:“将軍且放心,若能滅荊,徹侯之爵,虛位以待!”

第0256章

王翦

  九月初,南郡各縣征召的兵卒集結于鄢,計有兵卒萬餘,民夫上萬,由郡尉李由任都尉,雖然和上次一樣都是都尉,但這次帶的是超編的軍隊,且是花了數月時間訓練過的,含金量完全不同。

  黑夫來報到後,李由便讓他留在大帳内,與軍佐馮敬以及幾個率長一起商議軍務,讨論了将軍王翦這次伐楚可能會采取的策略。

  當聽黑夫說,王翦将軍用兵一向求穩,此番很可能也會緩緩對峙推進時,其中一位率長忍不住提出了反對意見。

  “我以為,王将軍用兵,可不是‘求穩’二字能言表的。”

  黑夫看向他,卻見此人三十有餘,面色黃,長須及胸。

  “這位是?”

  “此乃鄀縣尉,公大夫孟嘉。”

  馮敬為其介紹道:“孟率長亦是頻陽人,與王翦将軍是同鄉,做過王将軍的部将。”

  孟嘉自诩為王翦舊部,說起了一場在秦王政十一年(前236年)發生的戰争。

  “王将軍領兵攻打趙國阏與,時我亦在軍中任屯長。此阏與乃是太行山系中的要地,道遠險狹,先君昭王時,趙将趙奢曾在此以‘狹路相逢勇者勝’之策,大敗秦将胡陽。當時趙軍采用了與趙奢一樣的戰法,先占阏與北山高地,居高臨下,而我軍不便仰攻……”

  “王将軍雖為将多年,但名聲不顯,世人亦不知其能。當時他領軍隻十八天,便令軍中滿百石的軍吏出列,并從十萬大軍中的十人中選出兩人留在軍中,最後得兩萬精卒,一舉攻下北上及阏與,又卷甲趨行百裡,東進攻取了趙國九座城邑!”

  “我僥幸得以被選入這支精兵中,立功升為不更。”

  那是王翦的成名戰,看得出來,這位王老将軍當時用兵非但不“穩”,甚至有點激進。

  孟嘉是典型的關中軍功家族出身,不但有從底層曆練的經曆,還知道點兵法,他道:“再者,兵法亦雲,其用戰也勝,久則鈍兵挫銳,攻城則力屈,久暴師則國用不足。故兵聞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國利者,未之有也……”

  “故我以為,王将軍此番秋收進軍,或是要像阏與之戰一樣,疾攻楚地,争取落雪前迅速占領淮北,待到明年再徐徐進取淮南。”

  黑夫卻搖頭:“此戰與阏與不同,乃是滅國之戰,楚軍遠未到摧枯拉朽可以擊潰的地步,隻能徐徐圖之,急勝為下。上次李信将軍伐楚,便是失于過于急躁冒進,故我以為,王将軍應會謹慎行事,像滅趙之戰一樣,以正合,以奇勝!”

  兩人在此争論,卻一時間得不出什麼結果,李由便止住了他們,笑道:“王将軍的用兵意圖,汝等在此争議也無用,待下月與大軍彙合,便能知曉了!”

  而後他指了指地圖:“将軍有令,南郡、巴、蜀、漢中四郡之兵,于九月中旬,在宛城集結,與南陽郡兵合兵!再靜待王将軍之令!”

  這五郡之兵、民夫,共計十五萬人,可以視為伐楚大軍的南方軍團。

  這麼多人,光是糧食,一個月就要吃二十萬石,還不算沿途運糧損耗,消耗是極大的。

  黑夫心有所動,待到軍議結束後,便留下來問李由道:“郡尉,我聽說,南郡今年稻、粟增産近六十萬石,這些糧食多是公田所産,可直接充為軍糧,是否也要由吾等押送北上?”

  這是堆肥漚肥之法的效果,郡守騰今年肯定能在各郡的備戰競賽裡拔得頭籌,雖然遠不如預期,但也夠15萬人吃三個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