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3頁)

  于是趙佗命令手下,繼續向前行駛,藏身于北岸小孤山附近。

  趙佗手下的屯長,其實也就是船長紛紛來到樓船處向他彙報在船上看到的敵情。

  “碼頭被燒了,但城池尚未陷落,依然挂着秦軍的黑旗。”

  “楚人比料想的多,約有千人,打着番陽君的旗幟,占了彭澤城南的裡闾為營寨,圍住了城池兩角,眼下營火正旺。”

  “岸邊有三百人防守,可能是怕大軍從水路趕回。”

  “五百主,接下來該如何是好?”

  衆人都看着趙佗,按照他們的想法,探查敵情後,速速返回黑夫處,接應大軍趕過來才是穩妥的辦法。

  “司馬得知彭澤遇襲,恐怕會放棄攻打番陽,返回彭蠡則南岸了。”

  趙佗思索後卻搖了搖頭:“以我對司馬的了解,他絕不會半途而廢!”

  趙佗也讀過點兵書,他明白,南下的大軍,就像是蓄滿力量的弓弩,不得不發,此時收回來,不但會讓士氣受損,大張旗鼓與幹越人的結盟,也成了一場笑話。

  所以黑夫不太可能回來,解彭澤之圍,還得靠趙佗他們。

  他露出了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勢也;鸷鳥之疾,至于毀折者,節也。”

  “番陽君自以為出奇兵讓司馬進退兩難,但吾等,又何嘗不是一支奇兵呢?”

  “吾等?”衆人面面相觑,有些不自信。

  “吾等隻是樓船之士啊,在水上還能馳騁一時,到了岸上卻不占優。”

  趙佗卻有自己的想法,他嚴肅下來,看着衆人,擲地有聲地說道:“吳人善水,但逆淮而上,卻能在陸上力敵楚國車兵,五戰入郢。誰說樓船之士,就上不了岸?”

  手下們又問:“縱然五百主欲與彭澤守軍裡外夾擊,又将從何處登岸?碼頭被燒了,楚人還派了三百人守在可讓小舟登陸的岸邊。”

  趙佗先是不答,徑自走出船室。

  他們位于靠近北岸的小孤山附近,趙佗看向黑蒙蒙的大江南岸,指着一處三面臨水,沒有一絲燈光的地方:“澎浪矶!”

  聽聞此名,所有人都勃然色變,隻以為趙五百主瘋了……

  ……

  淩晨的時候,在嗚嗚風浪掩蓋下,一條條小舟從湖泊深處向南岸駛去,十餘片槳葉同時入水,葉刃攪拌湖水,劃開了一片漣漪。

  若無碼頭,大船是沒法靠岸的,隻能依靠搖槳小舟,偷偷摸摸地靠近。

  趙佗蹲在第一艘船上,他的腸胃還沒有恢複,此刻好似打了結,一陣陣刺痛,不知是腹瀉的後遺症,還是因為緊張。

  不僅在緊張敵衆我寡,緊張己方會被敵軍守在岸邊的部隊發現,還緊張即将駛入的水域。

  前方兩裡外,月亮映照出了黑漆漆的山崖,那就是澎浪矶。

  澎浪矶以怪石屹立江中,三面臨江,頂風遏浪,驚濤澎湃。本地人言:舟過矶,雖無風,亦浪湧,蓋以此得名也。

  趙佗回過頭,發現樓船、艨艟在身後漸漸縮小,待其幾乎要消失不見時,澎浪矶也近在咫尺。

  淩亂的風從北岸吹來,流水敲打船殼,士卒們一邊抿着嘴,一邊使勁搖槳,心提到了嗓子眼,生怕下一刻不小心撞上暗礁,船毀人亡,臘月的江水冰冷刺骨,能飛快奪走人的體溫,縱然是樓船之士,下去了也很難再遊上岸。

  “幸好占領彭澤這一個月裡,我也未閑着。”

  趙佗直呼慶幸,他讓人把附近的地形水文情況都摸清楚了,還讓本地老漁父帶他去澎浪矶上遠眺北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