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4頁)

  趙佗直呼慶幸,他讓人把附近的地形水文情況都摸清楚了,還讓本地老漁父帶他去澎浪矶上遠眺北岸。

  眼下,這些都成了他們的優勢。

  岸邊是團團糾結的岩石,但此時此刻正值漲潮,所以十餘小舟平安地駛過了最危險的區域,船頭沖到了澎浪矶的崎岖湖岸。

  踩着寒冷的湖水,兵卒們娴熟地将小舟拖上岸系好,而後便列成兩隊,衆人臉頰都被臘月的寒風吹的通紅,甚至有人鼻子下已經挂上了長長的鼻涕。

  雖然名為五百主,可實際上,趙佗的手下不過三百餘人,留下看守樓船艨艟的,隻有兩百人和他上了岸,來進行這場冒險。

  趙佗直接用袖子替一個年輕的樓船之士擦去鼻涕,拍了拍有些緊張的衆人,笑道:

  “若是白日交戰,吾等不敢稱第一。”

  “但要論夜戰,恐怕無人敢與樓船之士争鋒!”

  聞言,衆人都在寒風中笑了起來,這的确是樓船之士的優勢。以農夫為主,主食為粟稻,極少有肉類佐餐的秦軍,常有“雀蒙眼”這種症狀,在夜晚視物不清,縱然有月亮,也幾乎完全看不見東西,行動困難。

  然而樓船之士卻不同,他們是從濱水而居的漁民裡選出來的,從小喝着鲫魚湯長大,在軍中也飯稻羹魚,維生素得到了補充,所以雀蒙眼症狀較輕。

  這種黑蒙蒙的夜晚,的确是他們大顯身手的好時候!

  “今夜之後,趙佗或将配得上做司馬的義弟,而二三子也将建功立業,名揚軍中!”

  趙佗年輕,不是很善于言辭,但他知道,最能激勵衆人的,就是身先士卒。

  于是他不顧腹中依然隐隐作痛,不顧寒風灌進甲胄裡,拔出了佩劍,指向了數裡外的彭澤城,指向了番陽君的營地。

  那邊的篝火已融入夜空之中,成為遠方模糊的斑點,卻給他們指明了大緻的方向。

  “裡應外合,盡滅敵軍,而後進城吃暖和的朝食!”

  月亮再度躲進了雲層中,四下漆黑不已,但在樓船之士們眼中,他們的五百主趙佗,此時此刻,卻在發出金子般的光!帶領衆人前進!

  ……

  “十日前,趙佗帶着兩百樓船之士,在澎浪矶登岸,摸黑襲擊了番陽君的營地,城内的小陶見到敵營起火,也第一時間率衆出城接應,二人裡應外合,将千餘楚人殺得大潰,至次日清晨,戰鬥結束,楚人死三百餘,逃兩百餘,剩下的五百,皆已降服。”

  将發生在十天前的那場戰鬥告知手下人後,黑夫放下彭澤送來的簡牍,有些自得地說道:“如何?我看人的眼光,還算準罷?”

  東門豹、共敖、季嬰等人面面相觑,以少敵衆,他們自問也做得到,但帶着人在風浪極大,暗礁密布的地方登岸偷襲,非大智大勇之人不可為。

  他們先前對黑夫看重趙佗不服,主是因為趙佗并沒有顯示出過人之處,但這一回,卻不得不服。

  徐舒聞言,也松了口氣,還笑道:“黃金采幹活的隸臣,有了。”

  黑夫又讓人将一同送來的一個木匣打開,裡面是一個燒焦了半邊臉的頭顱。

  “這就是番陽君本人,也死于亂軍之中,趙佗還特地将他的首級送來,想要讓我以此威懾番陽,令其軍心動搖。”

  說到這黑夫起身,走到城樓邊,看着正在收拾戰場的秦軍,還有狼狽的楚人俘虜,露出了笑:“趙佗發光發亮了,我這個做義兄的,也沒有落下風啊!”

  就在昨天,經過數日進攻,吳芮帶着幹越人從水門攻入番陽,鄂君帶着城内千餘人頑抗,卻敵不過士氣高昂的秦軍,很快落敗,在付出了兩百多人的傷亡後,黑夫已完全控制了這座豫章最大的城市!

  十二月中旬,番陽君死于彭澤,番陽也被黑夫攻克,至此,豫章北部的戰事便宣告結束。黑夫讓季嬰将這一好消息,分别送往正在進攻長沙的都尉李由,以及在淮南壽春新設立的“九江郡”。

  到了一月初,李由的命令還在路上,九江郡的回複卻先到了。

  “奉大王令,江南豫章地,将劃歸九江郡治下,番陽一帶繼續設縣,彭澤、餘幹皆為其治下鄉邑……”

  一同送來的,還有一份任書,一身嶄新冠服,以及一個墨绶的小銅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