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5頁)

  一同送來的,還有一份任書,一身嶄新冠服,以及一個墨绶的小銅印……

  秦國制度,每個等級都有相應的官印,比如黑夫之前做的兵左曹史,是不入流的佐吏,比兩百石,所以隻有一枚小通印;兩百石以上,比六百石以下官吏,則是銅印黃绶,黑夫當過安陸縣左尉,便在此例中。

  至于銅印黑绶,绶下兩彩,便是秩比六百石的“大官”了!

  果然,打開任書後,上面赫然寫着黑夫的名字!

  “五大夫黑夫南征略地有功,故九江郡守除其為番陽令!”

第0305章

番陽令

  黑夫這番陽令,其實前面還得加一個“假”字,也就是臨時縣長。

  秦國的效率很高,與軍事征服相伴的,往往就是新的郡縣設置。

  平荊地為郡縣後,在淮北地區設了四個郡,淮南地區則有九江郡。在秦王及其大臣的計劃中,這個郡的地盤可是很大的,不僅包括整個楚淮南地,甚至越過大江的和彭蠡澤,管到番陽來了。

  然而,因為安排了大量官吏在淮南各縣上任,九江郡一時半會竟找不到合适的人選來番陽赴任,便按照慣例,任命征服此地的黑夫為假令,接下來數月内,對番陽進行軍管。

  所以黑夫這個假番陽令,權力出奇的大,不僅有一般縣令的民政權,甚至連司法他也能管,更别說軍務了,黑夫依然兼着南征軍的别部司馬,在軍事上繼續聽從李由的調遣。

  “所以我的職權,便是縣令、縣尉、縣丞的三合一。”

  黑夫把玩着黑绶銅印,啧啧道:“我這假令,給一個真令都不換!”

  衆吏哈哈大笑,這當然是黑夫在說笑,沒猜錯的話,等南征結束,他這個假令也就做到頭了。

  黑夫看向替自己跑了一趟九江郡的季嬰:“你将在那邊聽到的消息,給衆人說說罷。”

  “我聽人說,僭稱楚王的熊啟,已經死了!”季嬰一開口,便給衆人帶來了一個大新聞。

  原來,十一、十二月時,與李由攻長沙,黑夫下彭蠡幾乎同時,王翦、蒙武也與屠睢的樓船之師彙合,食南郡之糧,搭建浮橋渡過大江,開始對江東,這塊楚國最後的抵抗地發動進攻。

  王翦的攻勢迅猛,以镒對铢,打得楚國殘部節節敗退,末代楚王熊啟也死于丹陽。

  現如今,秦軍已開始進攻姑蘇,那裡或許将是荊楚遺民最後的堡壘了……

  這就是季嬰最後打聽到的消息,或許現在,秦軍已克姑蘇,全取吳地了罷。

  黑夫對衆人道:“王老将軍已定江東,吾等也得早日南下,攻取上贛,将贛水從頭到尾納入秦吏治下!”

  對他而言,番陽并非終點,而是起點。

  與彭澤不同,這裡曆史悠久,三百年前的春秋時期,楚國就在此建立城邑,開始移民治理。現如今,番陽外郭七裡,内城二裡,居民多楚人,有千戶之衆,是目前江西第一大城市。

  作為本地人,善于畫策的徐舒給黑夫分析道:“春秋時,吳楚曾對此邑反複争奪,何故也?此地廣谷大川,當吳、楚之交會,北距大江,西隔重湖,兵争出入,常為孔道。而且,沿着番水往東,便是浙江源頭,順流而下,可至會稽。南下餘幹水,越山嶺,則是瓯越、閩越……故番陽乃豫章重中之重。”

  黑夫對這兩個地方有些興趣,應該就是後世的溫州、福建吧,目前被越人君長統治。徐舒又說,現在的越人君長,多自稱越王勾踐之後,除了閩越瓯越外,連贛水中遊的揚越梅氏也是如此。

  那是黑夫南下的必經之路,但出發前,他必須先穩定番陽。

  次日,黑夫讓利鹹、徐舒二人在不同的時間來見自己,向他們詢問安定番陽之策。

  二人的意見倒是出奇的相似:王者之政,莫急于盜賊!那些番陽君、鄂君的殘黨遁入山林,一心想要為二君複仇,在秦吏眼中,他們已經成了盜賊,當剿殺消滅之。

  黑夫便根據自己擁有的權限,任命五百主安圃做了賊曹掾,手下五百人,負責番陽的治安,隔三岔五入鄉裡山林進行掃蕩。

  “盜賊”有人緝捕後,第二件事,就是重新确立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