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第7頁)

  黑夫的報告引起了秦王政和太醫令夏無且的重視,但因為北方從未見過此種病症,所以仍将信将疑,便派了已升為官大夫的陳無咎來查實。

  與陳無咎随行的除了數名醫者外,還有一名秦王的特使。

  他給黑夫帶來了一個好消息,和一個壞消息……

第0310章

執圭

  秦王政派來的使者名為楊樛(liáo),乃是三川郡陝縣楊氏子孫,與曾經做過黑夫上司的楊熊是堂兄弟。

  如今楊樛在鹹陽任郎官,雖然名義上隻是秦王親衛,可實際上,郎官既可以近侍左右、參與謀議、執兵宿衛,也會奉命出使,職權極大。奉王诏命去四方傳谕,也是郎官常得到的差事。

  楊樛此來南昌城,恰恰是代替秦王封賞南征将士的。

  “别部司馬黑夫南征十月,滅荊楚餘孽,降服幹越、揚越諸部,使其奉獻方物,入夏時所貢贛巨人皮毛、鼍鼓、幹越寶劍等物,已送至鹹陽,入王府庫。”

  “王曰,豫章戶數雖少,他日遷移百姓,黔首繁衍,亦可為一郡之地,南昌可為郡府。此拓地千裡之功,不可不賞,依律,五大夫黑夫當拜爵為左庶長……”

  “下臣拜謝大王!”

  黑夫聞言後,立刻面朝西北,遙遙稽首拜謝,欣喜惶恐的姿态做的很足。

  楊樛看在眼中,暗暗點頭,嘴上卻道:“左庶長别急,大王還讓下吏賜你執圭之權。”

  說完,楊樛便笑着将帛書和所賜的一枚三指寬,一尺長的墨玉圭交到了黑夫手中,黑夫接過,隻感覺觸手冰涼,而那圭上正寫着秦篆“左庶長”三字。

  楊樛念秦王谕令時,衆人垂首作揖,黑夫作為本地主将,站在最前,章邯作為九江郡司空,地位次之,站于其身後,他将這一切都看在眼裡,心中有些豔羨。

  “黑夫啊黑夫,你以一黔首身份起始,至今不過五年,突破民爵極限,列為五大夫已十分罕見,如今更是脫離了大夫,跻身卿位,如此人物,商君變法以來,當真聞所未聞啊……”

  從大夫一直到五大夫,都被認為是與春秋時“大夫”相匹配的中等爵位,但左庶長卻不同。

  作為第10級爵位,左庶長曾是春秋時秦國四位執政大臣之一的官名,上馬能治軍,下馬能治民。商鞅入秦後,便曾擔任左庶長,主持變法。在他變法後,左庶長便虛化為軍功爵位,不再有實職權力。

  但,左庶長依然作為“卿”這一等級的最低爵位,非有大功者難以升任。當初李由正是靠了七個同僚都尉戰敗而死做陪襯,靠着一場逆襲突圍,轉戰三百裡,大大揚了秦國的威風,才被秦王當做典型,卓拔為左庶長的。

  而黑夫的十月征伐之勞,拓地千裡之功,也的确夠分量了,若是秦王扔十個左庶長爵位出來便能拓土萬裡,那豈不是賺大了?

  黑夫當初偏要選江西這一路來獨自領軍,也是看中了這一點,若是繼續跟在李由屁股後面去打長沙,下蒼梧,恐怕還撈不到這麼多好處。

  左庶長與五大夫之間巨大的鴻溝,可以從兩者享受的名田宅數量看出,五大夫有田25頃,宅基地25宅,可擁有徒附25人。

  而到了左庶長,便蹿升到了田74頃,宅74宅,徒附74人!

  這意味着黑夫的不動産,瞬間翻了三倍!

  不止如此,左庶長還得到了執圭上朝的權力!别看這隻是塊單薄的小小玉版,但春秋戰國以來,執圭都是卿的特權。

  左庶長之爵與玉圭,已經算作“名與器”了,秦王派楊樛來給黑夫賜爵賜圭,足以見他對這個未滿23歲的年輕人之重視。

  “這信重程度,快要趕上十年前對李信,五年前對蒙恬、蒙毅的寵信了吧。”

  章邯暗想,今王的确是個喜歡起用年輕人的雄主,因為他喜歡他們敢于開拓的拼勁,隻可惜李信蒙恬在楚國折戟了一次,眼下王心大不如前了。

  他是個聰明人,所以暗暗揣測,秦王大概是想把從黔首一步步做到左庶長的黑夫,也當成一個典型來宣揚,讓出身行伍的人才們,更加熱衷作戰立功吧。

  别說其他人,連章邯看了都覺得眼熱。

  不過,五國已滅,該打的仗也打完了,還能上哪攻伐立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