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第7頁)

  也讓他們争吧,诏書一下,所有人都不敢沉默,隻能出聲,在争議中,一些平日裡所隐藏的心思和政見,便袒露無遺了。

  這便是君王南面之術,一切,盡在秦王政掌握中。

  不過,若是有人不偏不倚地将他所想的事全然猜出,并且得意洋洋地說出來,秦王政又要皺眉了。

  所以秦王才認為,黑夫的奏疏裡所說的,真是恰到好處,想法與他不謀而合,又在合适的地方打住。

  他将黑夫的奏疏,單單放在了案幾右側,與左側那些被否決後堆積如山的上書泾渭分明。

  “讓此子做一個六百石的小議郎,的确有些屈才了。”

  雖然找到了最合心意的奏疏,但秦王政的目的本就是考量群臣,所以縱然有些困覺,還是堅持将所有奏疏都翻閱了一遍。

  當他翻開也得到特許,得以上書議論帝号的中車府令趙高奏疏時,秦王政的困意,一下子就沒了。

  “陛下已功蓋三皇,德超五帝,不論皇、帝,皆不能涵蓋陛下功業……故臣趙高不敢妄議。”

  除了前面有所不同外,最後的結論,竟與黑夫一模一樣!

  秦王政摸着濃郁的胡須,有些詫異,中車府令趙高,出身于隐官,其母親遭過刑罰,故世世卑賤。

  然而趙高卻頗為自強,不僅身有強力,靠軍功獲得了自由身,在一次上林獵虎的圍獵裡,他靠着精湛的車技騎術,引起了秦王的注意,選拔他做了中車府武車士。

  九年四月,嫪毐在秦王政往雍行冠禮時發動兵變,靠着太後玺調得中尉軍及内史縣兵進攻蕲年宮。最危險的時刻,秦王身邊隻有郎中令軍和中車府武車士,趙高拼死保衛秦王,助他平定了叛亂,頗有功勞,從此成了秦王最信任的人,十多年來,秦王身邊的人來來去去,唯獨趙高始終牢牢占據君側。

  趙高也争氣,他雖然以武力得爵,卻又自學了獄法,還能寫一手好字,于是便慢慢升到了中車府令的位置。

  他與議郎黑夫,僅僅是在陳縣見過一面,說過幾句話,按照邏輯,這是兩個絕對不可能有交集的人啊,為何卻寫了幾乎一樣的奏疏?

  秦王政思索片刻後,一陣困意襲來,便不再多想,隻是搖頭暗道:“這是真正的不謀而合了!”

  ……

  次日,曾為獄吏,因寫的一手好書法,被提拔為史官的胡毋敬戰戰兢兢地來到秦王辦公的居室時,便看到了案幾上,左邊是堆了數十卷的奏疏,右邊則僅有兩份帛書……

  “胡毋敬,為朕草诏。”

  秦王已小睡了兩個時辰,一邊吃着朝食,又開始馬不停蹄地忙碌政務了。

  胡毋敬恭恭敬敬地攤開的帛,認真地按照秦王的口述寫了起來。

  “王曰:群臣所議尊号之事,寡人已閱之,丞相、禦史府、廷尉上号泰皇,且去‘泰’,留‘皇’,再采上古‘帝’位号,号曰‘皇帝’。他如議……”

  胡毋敬連忙把住有些顫抖的手,他隻覺得,自己在見證某個偉大的時刻。

  從此以後,他草诏時,就要寫“皇帝曰”了!

  不過在他堅持寫完這份诏書後,皇帝陛下卻又令他再寫兩份任書。

  “中車府令趙高,議尊号之疏深合朕心,累年宿衛随駕有功,故增爵為右庶長。”

  “議郎黑夫,議尊号之疏頗合朕意,改任中郎戶将!秩比千石!使宿衛禁中!”

第0323章

王、蒙

  黑夫今日起的極早,雞鳴未至,他便乘車離開了居所。

  今日,是他上任中郎戶令的第一天,将入宮見上司、同僚、下屬,說不定還有秦王的接見,可不能遲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