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胡亥之母死後,皇帝也失去了最後一位還算寵愛的妃子,其餘諸嫔、七子、八子,在他眼中都無甚區别,而從六國擄掠來的數千宮人,他心存警惕,更無一垂青,隻讓她們在修築好的六王宮裡枯老。禦駕雷霆乍驚,宮車過也,辘辘遠聽,杳不知其所之也……
每次出行,皇帝也隻挑最乖巧的幾位随駕,偶爾臨幸一次,但都像是例行公務一般,無甚趣味。
于秦始皇而言,她們,并不比堆積在案幾上的簡牍奏疏有趣。
但自從巫稚為他解夢後,秦始皇卻發現,自己竟重又對一個女人,産生了濃厚的興趣!
那便是神秘的西王母!
對神秘事物,天人傳說,不管是方士所談的蓬萊瀛洲仙島,還是巫稚所言的誇父巨人、西王母之邦,秦始皇都保持着甯信其有的态度。
因為他内心深處,一直在暗示自己:“朕絕非凡人,而是真正的天子!”
對母後的厭惡,讓他甯可相信,自己是天命玄鳥而降。
與秦人同源的殷人相信,“王者賓于帝”,商的主要先王,象高祖太乙,太宗太甲,中宗祖乙等死後,都能升天,得到“帝”的名号。
周就不一樣了,雖自稱天子,但已認為自己是凡人,隻是在代天牧民而已,所以去帝号,稱人王。
而進入戰國後,七雄相繼稱王,連小小中山、宋國都來湊熱鬧,王者的神秘色彩蕩然無存。所有人都知道,就算一頭豬戴上冠冕,他也是王,而一旦失去了權勢,王連庶民都不如。
這也是秦始皇一定要為自己加帝号的緣故,他要重新将殷商時帝王的神秘色彩,加持到身上!
秦始皇還隐隐期盼,自己有一統海内,天下大同的功績,功蓋三皇,德超五帝,可以得到昊天獎賞,讓他死後也能升上九天,繼續在天上做明明上帝。
又或者,直接能長生不死,自己做萬世皇帝!
但年近四旬的秦始皇,已經能感到身體的衰老,感到自己力不從心。
所以他才不顧一切,在骊山擴大陵寝,要造一座富麗堂皇的地下宮殿。又在關中大興土木,想要如方士所言,将渭水當做銀河,鹹陽宮為紫微星,打造一個地上天國。
當祥瑞在隴西出現後,他又立刻鑄造了十二金人,擺在宮殿門口。
這一切的一切,都像是在做一個龐大的儀式,想要引起昊天的注意。
但内心深處,皇帝又是清楚的:這麼做其實沒什麼用處,徒勞而已,既沒有神人降臨關中,他的身體也沒有忽然年輕,羽化登仙更遙不可及。
所以他又起用方術士,或煉制丹藥,并做着派人去海外求仙的打算。
直到巫稚将一個更有意思,更讓人神往的傳說擺到皇帝面前,他的目光才從煙波渺茫的東海挪開,回頭看向離秦地并不算遠的西方。
巫稚給他列出了新的選擇:東海有長生不死的傳聞,西邊也有。
但東海隻有沒什麼名氣,說不出具體名号的“仙人”,西邊卻有令人神往的西王母!
秦始皇相信西王母是真實存在的,亦相信她有長生之術,容顔不老,并派十二金人向自己發出了邀請。
這份請帖,皇帝決定接下來!
但他并不打算像周穆王一樣,帶着一批人遠赴絕域,那是抛棄天下的不負責之舉。
秦始皇帝是能兼顧愛好和政務的人,他絕不會離開自己的疆土半步!
這次西行巡視,本就是秦始皇的追根溯源之旅。
一統天下,完成多年夙願後,他曾有一絲短暫的迷茫。
皇帝失去了曾經的動力,甚至連派兵戍守江南,南征百越,也是習慣性地為自己找一個目标。
所以他想要來蕲年宮,來祖先栖身的小邑:找到最初的自己,找到嫪毐叛軍攻城,烽煙點燃時,心中冉冉升起的雄心壯志!找到一代代秦人奮發不息,艱難求索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