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第8頁)

  如今,隻剩下高漸離了。

  他像極了一隻瞎眼的孤雁,不想飲水,不肯進食,隻是低飛哀叫,思念追尋他的同伴。

  但他沒有茫然亂飛,因為他知道,射殺雁群的獵人,就在十步之外……

  恍惚間,秦始皇已用飨完畢,在下午開始辦公之前,他想要先聽會樂曲。

  “陛下欲聽何樂?”

  高漸離是個奏曲的好手,不論是十五國風,還是楚地的《陽春》《白雪》《下裡》《巴人》,都能彈奏出來,且有一種普通樂師沒有的郁郁之氣,這亦是皇帝舍不得殺他的原因。

  “心中有志,彈出的曲子才能有神。”

  不過,秦始皇身邊,那個名叫趙高的中車府令,聽完高漸離的奏曲後,卻陰陽怪氣地評價。

  現如今,那個人,亦在不遠處,眼也不眨地盯着高漸離。

  但秦始皇的警惕心,已然放下。

  “你前些日子為朕彈過《清商》、《清徵》和《清角》,曲子雖好,卻一首悲過一首,這些亡國之悲曲,朕不喜歡!”

  秦始皇尤記得,前日高漸離在二十步外,随着竹闆起落,築聲像綿綿不斷的細雨,又像是令人心碎的哀痛哭訴。

  但他想聽點歡快的,能與帝國蒸蒸日上,海内和平,四夷鹹服相匹配的,但又不想要詩經裡那些從小聽到大,耳朵都要生出老繭的舊調子。

  所以秦始皇生出了一個想法。

  “頌者,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于神明者也,商、周、魯皆有頌,朕以眇眇之身,興兵誅暴亂,掃六合,一海内,功蓋三皇,德超五帝,豈能無頌?”

  于是,這頌曲便被命名為《秦頌》,過去半個月裡,樂府官員們已殚精竭慮填好了詞。試驗過種種樂器後,秦始皇還是覺得,最符合秦頌威風八面,雄渾氣魄的,唯有慷慨激昂的築聲!

  而世上擊築擊得最好的,莫過于高漸離。

  秦始皇想要讓昔日刺客的朋友,同時也是天下最好的樂師,親手為自己譜寫一篇新的頌曲!

  皇帝已不滿足讓普通黔首叩首,讓束手就擒的六王鹹服,他需要讓昔日的反對者,也屈膝于自己的威勢之下,讓世人知道皇帝之德,皇帝之功。

  今日秦始皇讓高漸離來,便是想聽聽,他新曲子編得如何了。

  “下臣已編好了。”

  高漸離無神的瞎眼裡看不出任何情緒,隻是嘴角上翹:“待臣為陛下試奏。”

  一如之前幾次一樣,高漸離在侍從幫助下,将築擺好,但還未奏樂,秦始皇便讓他挪位。

  “近前五步!”

  ……

  有一件事,除了太醫夏無且外,其餘人,哪怕是趙高和侍奉皇帝的嫔妃,統統都不知道。

  在上次西巡途中,秦始皇發現,或許是被車辚馬蕭聲所擾,自己的左耳有些難以聽清聲音,總有回響,這亦是他派黑夫、李信為自己禱山川的緣由。

  回到鹹陽宮後,狀況沒有惡化,卻也沒好轉,秦始皇總是嫌樂聲不夠大,聽不清晰,不斷地讓高漸離靠得近一點,再近一點。

  皇帝的聲音平靜而自信,這已是高漸離第三次被準許挪近了,最早是在宮殿階梯下,之後是十步,如今已至五步……

  高漸離收斂心神,他的老師曾告訴他,學樂者,第一件事便是靜心,心若不靜,樂就會亂。

  他不能亂,依然是故作笨拙地摸索向前,再次坐錯了方向,遭到了禮官嚴厲的斥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