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章(第5頁)

  黑夫倒是挺滿意的,郡尉乃比二千石大吏,也算實現了他前年來鹹陽時,許下的話。

  北地郡距離鹹陽也不遠,且有回中道相連,交通不比沒修好直道的上郡差,隻是,即便是後世的陝甘甯交界,也是經濟較為落後的地區,何況秦時?當地華戎雜處,日子可不怎麼好過,他這次要攜家眷赴任,恐怕得苦了妻子了。

  一念至此,他又向内史騰讨教道:“為北地尉,有何要注意的地方,還望婦翁教誨!”

  内史騰捋着越來越白的胡須:“我沒什麼能給你的,便送你三個詞吧。”

  說着,他便在案上鋪好麻紙,揮筆寫了下去。

  第一個詞,是“華戎”。

  第二個詞,是“烏氏”。

  第三個詞,他卻遲遲不寫下去,讓侍從女婢統統出去,關好門後,才落筆。

  黑夫一看,卻是“帝心”二字……

  翁婿都是聰明人,三個詞的意思,不用細說,便已明白。

  “黑夫牢記在心!”

  黑夫說着就要去拿三張紙,打算在去的路上好好琢磨。

  誰料,内史騰卻一巴掌按住了寫有“帝心”的那張紙,擡起頭,目視黑夫,冷不丁地說道:

  “吾婿,與你有怨的禁中近臣,莫非是中車府令趙高?”

第0383章

豳風

  仔細觀察地圖的話,便會發現,隴西、上郡、北地,三郡各占據了一條關中大河的上遊。隴西是渭水,上郡是洛水,北地則是泾水。

  所以三郡之于内史、鹹陽,在軍事意義上,均是“扼控上遊”。

  九月初,黑夫前往北地郡赴任的道路,便是溯泾水而上:他先去了曾解救過書法家程邈的雲陽縣,繞過甘泉山,抵達了一座叫“漆縣”的縣邑。

  比起兩年前,黑夫單槍匹馬入鹹陽,如今他的車駕,也有了封疆大吏的派頭:驷馬駕轅的大車一輛,拖着新婚後便聚少離多的妻子。之後還有十多輛牛馬車,坐着婢女、仆役,還有陳平這樣随他赴任的賓客,還有陳平妻、子等家眷……

  在縣外客舍休息時,人嘶馬鳴間,葉子衿本來颠簸得有點小臉發白,一聽說到了漆縣,便笑道:“原來是豳(bīn)地啊。”

  亭長的妻、女來引領她入舍休息,一聽此言,便恭維道:“夫人博學,竟知道本縣舊名為豳!”

  漆縣不是北地郡治下,黑夫了解不多,跟韓國貴族出身,受過傳統詩書教育的妻子一打聽,才知道,原來這個縣,就是周人的老家“豳”(今陝西彬縣)……

  “十五國風中的《豳風》,說的就是此地的事。”

  風的意義就是聲調,帶有地方色彩的音樂,所謂《秦風》《鄭風》《齊風》,用後世的話說,就是陝西調、河南調、山東調。

  那豳風是啥調,陝北民歌?信天遊?

  黑夫來了興趣,隻可惜,秦官府不提倡詩書,商鞅就燒過一遍,當地人會唱的已不多,民間藝術家是找不到了。

  但黑夫作為鄰省的省公安廳長過境,漆縣的縣長、法院院長、公安局長等豈能不小心迎送?很快,到了傍晚時分,漆縣縣尉設小宴邀請黑夫時,一位不知從哪找出來的年邁樂師就被請上來。

  老人家跪坐在席子上,敲打着秦國最普通的樂器:缶,用土味十足的秦腔,給黑夫唱了幾段《豳風》……

  樂師一曲唱罷,原本在黑夫眼裡“高雅”的詩經,那被後世鍍金抹粉的外表頓時就坍塌了。

  翻譯成後世的話,就是:七月大火星西落,九月女子縫補冬衣。十一月北風吹,十二月寒氣重。這麼冷的天,沒粗褐衣穿,怎熬到年底?正月修耒耜(lěisì),二月去耕種,妻兒來送飯,送到南畝頭,田官見了喜,誇我家勤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