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第1頁)

  “可怖!”

  匈奴人頓時覺得,秦人真是大大的狡猾,在他們眼中,秦軍車壘,俨然成了一頭滿是尖刺的豪豬。若想吃到裡面柔軟的肉,必得被紮得滿手是血,匈奴人均面露驚恐,任由骨都侯怎麼訓斥,再也不願意主動去沖擊。

  匈奴人的性情,其見敵則逐利,如鳥之集;其困敗,則瓦解雲散,眼下亦如此,幾次嘗試碰壁後,呼衍欄也知道,秦軍準備充分,就等着自己前來劫糧,若再固執不走,恐怕就真的走不了了。

  于是在恨恨地歎了口氣後,呼衍欄隻能宣布撤退,随着數聲呼嘯,匈奴人向西面退去……

  兩刻後,來自花馬池城的援兵也抵達了此地,擔憂甘沖和糧隊安危的羌華、傅直二人馳至近處,卻隻看到,安然無恙,正在重新給牛馬套車,到處回收箭矢、鐵蒺藜的糧隊。還有枯草荒野上被匈奴人抛棄的上百具人、馬屍體……

  ……

  次日清晨,秦軍人馬數千人回到花馬池城時,昫衍君連忙帶着部衆出邑相迎。

  一隊隊的士兵精神抖擻,因為他們剛剛獲得了兩場戰鬥的勝利,經過精心裝飾的戰旗在冬風中獵獵飛揚,更令人震怖的是,良家子都騎着馬,手持長矛,耀武揚威,矛尖上則紮着上百枚匈奴人的頭顱——這是昨日被後軍辎重部隊射殺的。

  昫衍君一行人拜在道路兩旁,久久不敢擡頭,心中卻是震撼非常。

  昨天秦軍與匈奴人在鹽灘上的交戰,他站在城垣上看到全過程,但見那些劫掠淩暴昫衍時不可一世的匈奴控弦者,面對秦軍步騎時,卻隻能狼狽而逃,不少人還被殺死擒獲,匈奴的大當戶連營地都不敢回,一直向西遁逃到了百裡之外。

  而後,義渠白狼押着從匈奴營地繳獲的大量昫衍人口、牛羊歸來,雖然大部分已被匈奴人送回賀蘭山,但能從虎口裡奪食,亦是昫衍戎從未敢想的事。

  而秦軍糧隊,又以一己之力對抗兩千匈奴騎兵,擊退其進攻,并斬首過百,如此一來,依靠這些辎重糧食,秦人便能在花馬池站穩腳跟了。

  “看來我舉族投靠大秦,是做對了。”

  如此一想,昫衍君與族人膝行至黑夫馬前,朝他下拜頓首,滿口感謝的話……

  黑夫卻對這些戎人滿口的感激、忠誠不感興趣,等昫衍君說完後才道:“昫衍君勿要隻謝我。”

  他朝東南方一拱手:“最該謝的,是我大秦的皇帝陛下!再過些時日,等徹底将匈奴逐出花馬池後,便與我共赴鹹陽叩阙罷!”

  烏氏延在旁幫忙翻譯,昫衍君一聽,這不是和匈奴單于要他去頭曼城如出一轍麼?頓時心裡一緊。

  但看看左右,自己的城頭插着秦軍旗幟,黑夫的将吏們已控制了他的城邑,接管了他手裡的武裝,昫衍君隻能滿臉是笑的颔首:“這是自然,蠻夷小人,能目睹皇帝天子的威儀,真是幾代人積累的幸運!”

  但黑夫下一句話,又讓他頭暈目眩。

  卻見黑夫對着身後士氣高昂的士卒們一比劃:“你還要謝這些遠赴異域,幫昫衍人趕狼的将士!昫衍君,士卒們苦戰一日,又累又餓,你且讓族人宰殺一千頭……不,殺兩千頭羊,我要大飨士卒!”

  ……

  PS:武王問太公曰:“步兵、車、騎戰奈何?”

  太公曰:“步兵與車、騎戰者,必依丘陵,險阻,長兵強弩居前,短兵弱弩居後,更發更止,敵之車騎,雖衆而至,堅陣疾戰,材士強弩,以備我後。”

  武王曰:“吾無丘陵,又無險阻,敵人之至,既衆且武,車騎翼我兩旁,獵我前後;吾三軍恐怖,亂敗而走,為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士卒為行馬,木蒺藜,置牛馬隊伍,為四武沖陣。望敵車騎将來,均置蒺藜,掘地匝後,廣深五尺,名曰‘命籠’。人操行馬進步,闌車以為壘,推而前後,立而為屯,材士強弩,備我左右,然後令我三軍,皆疾戰而不解。”

  ——《六韬·犬韬·戰步》

第0423章

如果我們的鐵騎繼續向前!

  “郡尉,據斥候來報,南北兩支匈奴人均已退卻,北面匈奴大當戶所率兩千騎,退至兩百裡外神泉山。南面骨都侯所率兩千騎,則退至西南百裡外的小鹽池,又重立營地,徘徊不去!”

  在就着花馬池青鹽,大吃三天羊肉後,秦軍個個滿嘴流油,口腹之欲得到了極大的滿足,探哨候騎也打足了精神,以百人為一隊,不斷向西伺探,終于尋覓到了匈奴人的行蹤。

  “小鹽池在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