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第6頁)

  這次進攻匈奴,秦軍損失最大的不是兵卒,而是戰馬,它們可比人嬌貴多了,數年在邊郡積蓄的馬匹,消耗大半。幸好搶了不少匈奴馬,不然秦軍的騎兵又要等好幾年,才能配齊一人雙馬。

  黑夫道:“公子所言甚是,大軍陸續撤走,冬日天寒地凍,用兵的确不妥。”

  “但月氏王使者說,冒頓會在居延澤越冬,待到明年雪化時,才帶部衆北徙。我軍可合北地、隴西、上郡、朔方、雲中車騎。于一月初,乍暖還寒之際,奔襲居延澤!将冒頓及匈奴殘部,全部殲滅!”

  這種危險的事,萬事慫為先的黑夫當然不會親自去,等他到鹹陽,向秦始皇禀明此事時,會力薦李信為帥的……

  扶蘇聽罷,久久未言,隻是有些奇怪地看着黑夫道:

  “将軍對殺死冒頓這件事,真是執念頗深……”

  被看出來了麼?黑夫也知道,自己三番兩次對冒頓窮追不舍,必殺之而後快,的确有些明顯,但他已顧不上這些了,笑道:

  “隻是覺得,樹德務滋,除惡務盡,如此而已!”

  ……

  PS:天子數問骞大夏之屬。骞既失侯,因曰:“臣居匈奴中,聞烏孫王号昆莫。昆莫父難兜靡本與大月氏俱在祁連、敦煌間,小國也。大月氏攻殺難兜靡,奪其地,人民亡走匈奴。——《史記·張骞列傳》”

第0456章

識人之明

  秦始皇三十年正月(農曆十月),黑夫已回到北地郡義渠城,為了扮演一個大秦的好官僚,兵卒的好郡尉,他先公後私,堅持要将兵卒民夫們安置妥當後才回家。

  期間,郡尉長史陳平來向黑夫禀報這數月以來,北地郡的治安情況。

  陳平笑道:“郡尉不在時,北地僅有些小毛賊和日常盜竊,沒有大的争鬥。人皆言,北地郡之害的根源,乃是本地戎人不安分,相互私鬥難以禁絕,甚至引發華戎之争。但今年不一樣,戎人青壯都被征召出塞為騎士,剩下的老弱便安分守己,大原戎五部又聽聞明年能夠遷到賀蘭山豐美草場,他們也不再為那一點水源牧場而大動幹戈了。”

  黑夫颔首:“我算是明白了,商君所說的‘毒輸于外’是何意!”

  商鞅認為,每個國家都有“毒”,這些毒,可以理解為社會内的不安定分子,比如北地郡的戎人,比如關東的遊俠。若是放任他們不管,就會尋釁滋事,私鬥成風。

  這些内部的不安定人口是難以消除的,但卻有個簡便的辦法,那就是對外戰争,讓戎人作為掃胡先鋒,讓遊俠充作民夫千裡運糧,讓他們去禍害外敵,毒輸于外……

  國強而不戰,毒輸于内,禮樂虱官生,必削,這便是法家帝國不斷對外發動戰争的原因之一。

  接下來要提防的,就是内地征來的兵卒、民夫屯駐義渠城、蕭關等地,會有人閑不住滋擾農戶。

  又聽說黑夫打算發動一場奇襲,消滅匈奴殘部,陳平便開始出主意。

  “既然郡尉開春時欲襲居延澤,那下吏以為,月氏王子來朝的時間,當定在臘月前後,務必在我軍車騎出擊之前,月氏王之子已入秦境!”

  黑夫看向陳平,他就是鬼點子多,同時喜歡将事情往最壞的方面想:“你是在擔心,月氏投誠大秦是假,到時候我車騎西進,月氏會有異動?想要以其王子為質?”

  陳平道:“胡人無信,今日講和,明日反叛不在少數,不可不防。”

  黑夫沉吟:“若月氏派個假的王子來呢?”

  陳平笑道:“烏氏派去河西的商賈曾在昭武城見過月氏王及長子,隻要點名讓長子入朝即可。月氏若作僞,說明其通使朝貢之心不誠,居延澤之戰,便要謹慎而為了……”

  他随即又提了個建議:“此外,月氏使節、王子不當走賀蘭、北地入秦,而應走隴西。”

  “為何?”

  陳平闡述自己的理由:“先前讨伐匈奴,北地出兵萬五千人,隴西出兵兩萬,如今已大半撤回。隴西隻留了三千兵在青山峽以南築眴卷城,北地也隻留了五千兵,和兩千屯戍民夫一起,守在賀蘭等地。”

  “若月氏人從賀蘭過,見我塞外兵力不多,恐生異心,不如使之從金城入,一路途徑隴西、雍地,民衆殷富,守備森嚴,城郭道路俱全,如此方能讓月氏知秦之強盛,不敢首鼠兩端。”

  “還是你考慮得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