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第2頁)

  外頭的風雪似乎大了起來,黑夫合上了車窗,閉上了眼。

  “恐怖可以威懾一時,但若隻剩下恐怖,這樣的統治,能夠長遠穩固麼?”

  車馬向東,離開了淳于,隻在雪地上,留下兩行帶血的車轍印……

  ……

  PS:三族到底是哪三族,說法很多,這裡僅采其中一種了。

第0476章

得國不正

  齊國被秦滅亡後,其疆土被劃分成了四塊:西面的濟北郡,南邊的琅琊郡,中間的臨淄郡,以及膠東半島的膠東郡。

  膠東郡的轄區,大概包括後世的濰坊、威海、煙台、青島四個市。

  光聽上去還挺美的,好家夥,三個最宜居城市,不過這年頭的海濱尚未如後世那麼發達,威海、煙台、青島都還是小漁村或杳無人煙的沙灘。膠東郡的郡治在即墨城,其次就是高密、夜邑兩個大縣,全郡一半的人口,集中在這三地。

  在淳于附近,官道一分為二,一條向東北,一條向東南,北道通向夜邑,南道則直達高密。

  黑夫一行人走的是南道,人還未至,他在淳于縣遇刺并大索叛黨的消息,就先抵達了高密縣,将城内的縣令、丞、尉,以及本地豪長吓得不輕。

  有人說,在這位黑面郡守的勒令下,淳于縣殺得人頭滾滾,但凡牽連的人,都被緝捕進牢獄中,多達數百,即便是小吏、豪長也不能幸免。一時間,淳于縣囹圄成市,赭衣塞道。

  還有人說,淳于縣令、縣尉兩位大員,都被新郡守以渎職之名,當場解除了職務!

  這讓高密縣令、丞、尉三人一陣哆嗦,淳于是他們的近鄰,大家都是五年前秦國滅齊後,一起被分配來做官的,沒少往來。雖然淳于令年老,但上任數年也沒出什麼亂子,老郡守也沒怎麼他,好家夥,新郡守剛來,就一朝解職。

  他們摸了摸腰間的官印,頓時緊張起來,縣令立刻讓人去縣界等待,自己張羅縣中諸吏、豪長、父老,要到十裡亭親自迎接。縣尉則勒令兵曹、賊曹,加強了城内外的防務,必不能讓宵小之徒再沖撞郡守。縣丞也在辦公室熬了一個通宵,将過去五年的刑獄爰書梳理了一遍,以防郡守突擊檢查。

  到了次日,齊聚十裡亭的衆人,遠遠看見路上有一衆車馬接近,一問開道的騎士,的确是郡守抵達,頓時變了臉色,連忙冒着風雪,迎了過去。

  落滿了風雪的黑色車蓋,塗為紅色車門開啟,一位披着熊皮大裘,頭戴鹖冠的大吏走下馬車,高密諸吏連忙過去谒見。

  “高密縣令、丞、尉,拜見郡黑夫瞧見三人身上覆蓋的雪花,想來是故意在露天裡站了好一會,以顯示自己恭迎之心,便笑道:“三位辛苦了。”

  這和藹的笑容,讓三吏愣愣出神,根據傳聞,這不該是一位施政狠辣的勇武将軍麼?

  還不等他們反應過來,黑夫竟打量着三人,打趣道:“高密水土養人啊,在臨淄時聽一位都尉言,三位先前都是在軍中任職的,幾年下來,卻腰大十圍,膀闊三停了。”

  這是誇張的說法,實際上哪有這麼胖。三吏都來自秦地,當年也算刀山血海裡滾爬出來,一點點積攢軍功爵位。可這五年來,在和平舒适的齊地呆久了,馬放南山,寶劍已鈍,髀肉複生,昔日的精壯軍吏,如今都變得大腹便便。

  “郡守教訓得是。”他們都笑得很難看,因為不清楚這是戲言,還是警告,縣丞甚至心虛得吸緊了肚皮,讓自己顯瘦些。

  黑夫的目光卻已經越過了他們:“這些就是高密縣的吏員、豪長?”

  高密縣令連忙一一介紹起來,當介紹到田啬夫晏泊時,黑夫卻将這個身材不高的中年人上下打量:“你出自高密晏氏?”

  “下吏正是晏氏族長之子。”晏泊小心翼翼地用生硬的關中雅言回答。

  黑夫又道:“我聽說高密晏氏,乃姜齊名相晏子之後?”

  晏泊看了看高密令,他們示意他說下去,才敢道:“晏子正是下吏遠祖,晏氏乃姜齊大夫,助齊莊公滅萊有功,封于夷維,夷維便是高密,自此以後,便以此為家邑……”

  而晏嬰,便出生在這座城邑中,之後曆經數代齊侯,他聰穎機智,能言善辯,内輔國政,外合諸侯,名聲直到兩千年後,依然十分響亮。

  不過晏氏的好日子沒過多久,到了晏嬰的兒子晏圉(yǔ)時,卿族田氏坐大,奪取了齊國政權,晏圉則是死硬的保姜派,在鬥争中失敗後,家族沒落,高密也被田氏剝奪。

  田齊統治時期,晏氏仍然不得重用,就這麼不溫不火地過了兩百多年,但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如今也是高密豪強之首,家富數百金,僮仆附庸數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