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第10頁)

  “但如今,朕想要使天下永凝,九州同貫,六合同風,傳遞萬世,卻比兼并難了百倍!此為逆天乎?”

  “此事縱然不被天所喜,難道要就此廢棄不成,數百年征伐,流血漂橹,三十一載夙興夜寐,難道都要化成泡影?”

  秦始皇仰望無星無月,黑沉沉的夜空,心中道:

  “瞧好吧,縱然是你不看好的事,縱然是逆天之舉,朕也偏要做好,做成!”

  這像是一場賭鬥,皇帝與蒼天的賭鬥。

  我若赢,你予我長生。

  我若輸,則逆天者亡!

  世界或許早已安排好了他的命運,但是無法安排他的意志。

  而一旁,黑夫看着兩眼發光,鬥志昂揚的皇帝,知道這位驕傲的帝王,似乎找到了新的動力,或者說……敵人?

  他不由暗道:“完了,那燒掉的玉牒書裡寫的,總不會是‘與天鬥,其樂無窮’吧!”

第0510章

撥雲見日

  泰山頂上的小小行宮廟宇,隻容得下皇帝和丞相九卿,其餘人等,都要在外守着火燎。

  黑夫拎着酒囊,尋了一會後,在行宮背面找到了縮在這發抖的張蒼。張蒼今日一番振聾發聩之言,卻被群臣當成了洪水猛獸,連師兄李斯也斥責他,最後被皇帝不耐煩地趕走,雖然沒定罪懲處,但冷淡嫌惡之情已顯,這會正看着雨颦眉而思。

  “山上冷,喝點酒暖暖身子吧。”

  黑夫将酒遞給他,又笑道:“你現在想的,莫非是舉世皆濁你獨清,衆人皆醉你獨醒?”

  “不敢。”

  張蒼裹着羊毛毯,喝了口酒,擡頭問黑夫道:“你也相信,這雨水是天意麼?”

  黑夫道:“我不這麼覺得,我也認為,日出日落,風雨無期,本就是自然規律,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和天人之感沒有什麼關系?”

  不同于在秦始皇面前對方術士的附和,黑夫那麼多年政治課沒有白上,他發自内心相信唯物論,甚至連穿越這件事,他也認為是科學可以解釋的。

  “你的意思是,我說的沒錯?”張蒼有些感動,黑夫算是第一個站出來認可他的人。

  “我當然相信,子瓠,你還記得,荀子《天論》最後一段是怎麼說的?”

  “記得,這是我最喜歡的篇章,每個字都背得!”

  荀門弟子雖然同出一師,但側重不同,李斯重帝王術,韓非重老子、刑名,浮丘伯繼承了荀子偏儒家的部分,而張蒼,則所學甚雜,但他最喜愛的,還是數學、曆法,相應的,對探尋世界運行規律的《天論》也鑽研頗深。

  張蒼擦了臉上的水,想要大聲念,卻又害怕引來其他人,隻能用壓抑的低沉聲音誦道:

  “大天而思之,孰與物畜而制之!從天而頌之,孰與制天命而用之!望時而待之,孰與應時而使之!因物而多之,孰與騁能而化之!”

  黑夫擊節贊歎:“說得好!事在人為,放棄人為的努力,而寄望于天賜福祉,那就違反了萬物的原理!”

  荀子的這番理論,已不僅是原始的樸素唯物論,而上升到了辯證的高度!他并非簡單地批判祈迷信風俗,還在不斷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這句話翻譯過來,不就是“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麼!

  在這個蒙昧迷信的時代,荀子的思想,猶如劃破夜空的閃電一樣耀眼奪目!不愧是諸子百家的集大成者!

  稱贊完後,黑夫又歎息道:“子瓠,我真是羨慕你,能遇見如此良師,可惜荀子已逝,我不能去蘭陵聽聽他講的課,也沒有機會拜入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