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第1頁)

  黑夫說,這是制鹽的第三步,淋鹵,整個過程是漫長的,但過濾一天到兩天後,在最下層的濾池,竟能得到濃度較高的鹵水!要知道,隻靠風吹日曬的話,這個過程需要十數日才行!

  “且慢,大上造說這海水,被濾了幾道後,越來越鹹了?”

  随行的五大夫子嬰越聽越迷糊,這與他所知的常識相悖啊,秦子弟非有功不得屬籍,子嬰雖是長安君成蹻之子,但他父親早年叛國,子嬰出身其實很尴尬,也是在軍中立了些功勞,才被卓拔為五大夫。他常見士卒喝生水,但喜歡用麻布濾一道,讓它看上去清一些。

  子嬰知道,越是渾濁的水,濾過之後就越清,在他想來,味道也應該更淡才對。為何在這濾池處,随着位置越往下,濾了許多道後,水越來越清,味道卻反而變鹹了呢?

  “膠東郡守所言沒錯,的确是越來越鹹了。”

  張蒼先前和黑夫過來查看時也不信,但喝了一口最上層和最底層濾池裡的水後,兩相對比,前者隻是普通的鹹澀,後者卻差點将他齁死,于是不得不相信這個事實。

  他也想過緣由,似有所悟,但黑夫請張蒼切勿聲張,在這裡,他還想給方士挖個小坑呢……

  面對這個問題,群臣面面相觑,皇帝也心有疑慮。

  黑夫卻一笑:“不奇,何以稱之為奇方妙術?”

  随即,他看向了隊伍末尾跟着的盧生、韓終二人,說道:

  “此法是膠東方士集思廣益想出來的,我也不明白其緣由,大概有陰陽五行變化的玄妙?素聞韓終先生懂陰陽,善化物,還請先生為吾等解惑,何如?”

  ……

  PS:這曬鹽的方法和現代不太一樣,用的是解池、海南那邊的五步古法,也就是淋鹵法,似乎更有參考性。

第0524章

說出來就不神了

  “不好,膠東郡守來者不善!”

  黑夫才剛開口,警惕性極高的盧生變心中一驚,看向一旁的韓終。

  盧生和韓終都是方士,方士者,其源頭雖然可以追溯到上古時的巫祝,但其思想,卻多是來自百年前的陰陽家鄒衍。著名的方士宋毋忌、正伯僑、充尚、羨門高等人,正是鄒衍在碣石宮講學時收的弟子!

  但他們也因為偏重鄒衍不同的學說,分成了兩大流派。海外求仙派相信的是“大九州”之說,認為九州之外,還有三大仙島,上面有靈芝神藥,等待人去探索。

  而另一派,則信奉“陰陽五行”,認為金木水火土是構成萬物的基本形式,五行相生相克。所以在理論上,石頭也能煉成黃金,丹砂和各種珍稀藥材,則能煉出不死藥來……

  似乎是吸取了儒生派系紛亂,在朝野鬥争中一敗塗地的教訓,在盧生的謀劃下,兩派三名領袖開始合作,讓他們的理論相互補充,時常幫對方打掩護。

  但是打心裡,盧生對韓終、候生等煉丹制藥者不以為然,覺得這是下乘的方術。

  因為他覺得,這些東西,太容易驗證出真僞了……

  “吾等用來遊說君王的長生之道,往往是神經怪牒、玉策金繩,關扃(jiōng)于明靈之府、封于瑤壇之上者,常人靡得窺之。”

  就拿他鼓吹的海外仙山蓬萊、方丈、瀛洲,隻說飄在茫茫大海上,煙波渺茫,其信難求。盧生吹牛說自己年輕時登上去過,隻是那仙島可遇不可求,因在上面吃了仙果,所以才七十歲依然年輕,誰能證明他在說謊?

  總之,方士必須讓自己顯得高深莫測,讓長生可望而不可求,最好永遠無法證僞!

  隻要畫皮一日不被揭破,他們就是行走在人間的神仙道,榮華富貴唾手可得。

  反觀韓終、候生等人,自稱參透陰陽五行變化的玄妙,所以才能祠竈緻物,得不死藥。

  聽上去很誘人,可這也使得,他們的理論,變得有規律可循!還得拿出實打實的成果來,交給皇帝驗證,不像盧生一樣,全靠想象力信口亂編。

  讓盧生驚訝的是,那黑夫居然也發現了這破綻,他将一向神秘的膠東方術士全部拘到海濱,以隸臣待之,逼他們以多年來祠竈緻物的經驗,想出濾池淋鹵之法來,這才放歸。

  現如今,黑夫卻又當着秦始皇的面,反問韓終這是何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