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第5頁)

  黑夫提醒了他,當年說要開通西域,尋找西王母邦時,秦始皇說了,打過去!

  東邊也一樣。

  蓬萊?瀛洲?方丈?若真有的話……

  “打過去!”

  “陛下雄才大魄!”無人敢反對,所有人都在拍手叫好,不管這海上開疆現不現實,所有人都在恭維谄媚。

  唯獨黑夫恭賀之餘,卻心中一歎。

  “繞了半天,我還是沒能脫離這‘抱薪救火’的怪圈啊!唯一的區别是,我與方術士們,誰來主導此事!”

第0535章

智臣

  “會稽乃大郡,任君為會稽尉,如今卻因我之故,調到膠東來,實在是過意不去。”

  十一月初時,秦始皇一行結束了成山之旅,回到了腄縣休整,同時宣布了一項新的人事調命:帶着樓船北上護駕東巡的會稽郡尉任嚣,改任膠東郡尉,作為黑夫的副手,共同負責一年内掃清海寇之事,所轄舟師與楚越樓船之士,也一并在膠東服役……

  于是,黑夫與這位比自己大了将近二十歲的新同僚,好一番商業互吹。

  任嚣也是官場老人了,他連道不敢:

  “郡守說笑了,會稽雖大,人口也衆,但終究是吳越蠻荒之處,豈能與膠東中原海東大郡相提并論?更别說陛下對平定齊地海寇如此重視,任嚣這次調任,實乃高升,高升……”

  二人一陣互吹後,黑夫也算了解任嚣的過往,此人和尉屠睢一樣,都是樓船将軍起步,在王翦滅楚的過程裡,立了不小功勳——滅楚的那場仗範圍太大,黑夫大概隻打了十分之一的仗,更錯過了入江東的大戰,所以和他一樣立功升爵的将領不在少數。

  任嚣便是如此,經過渡淮、渡江等一系列戰役後,他已經成了秦朝将軍裡玩水戰,僅次于尉屠睢的宿将。

  “王老将軍平江東後,又令我帥俘獲的舟師渡過浙江,降服諸越這是任嚣最為得意的一段功勞,原來,雖然越國早就被楚滅亡,但楚國對錢塘江以南地區無法有效控制,于是便允許越王勾踐的子孫後代繼續在那做“越這就像是秦允許巴郡、南郡的巴人保留部落,首領号稱君長一般。不過,那些個越君擁有較大的自治權,濱于江南海上,服朝于楚。除了較為開化的于越外,更往南的東瓯、閩越,更是處于完全獨立的狀态。

  “會稽有兩位郡尉,一個管陸上,一個管舟師。越人剽悍難馴,常入山林江湖為盜,甚至有逃到東海島嶼上的。東瓯閩越兩邦有宿怨,常械鬥,也在水上厮殺,有時候會波及會稽越人。我在會稽數年,對付這些盜寇,倒也算得心應手……”

  黑夫笑道:“既如此,膠東缺的就是任君這樣的樓船将軍,我雖出身行伍,但在岸上厮殺布陣還行,要我入海與人戰鬥,實在是太為難了。”

  對任嚣調任膠東,黑夫還是持歡迎态度的,打仗不是過家家,專業的事情得專業的人來幹,這與掌握後世知識半毛錢關系都沒有。黑夫對水戰一竅不通,上了船,就是任人宰割的魚腩,再者,郡守也沒有直接掌握兵權的資格。

  “那任君以為,剿滅膠東海寇,應從何做起?”

  任嚣道:“當分三步走,其一,讓楚越會稽的樓船之士熟悉水文,加以訓練。其二,水陸相合,在盜寇登岸尋糧時,一舉殲滅,削弱其力。其三,待時機成熟,便發大兵遠航,至其巢穴,徹底掃清!”

  哪怕是第一步,也得從春天才能落實,眼下天寒地凍,任嚣表示,自己隻能帶着士卒們好好躲在腄縣港口,以此為基地,讓他們适應水土。

  南方楚越之士不習慣北方嚴寒,黑夫還得調撥一批冬衣過來,多是麻布所制,禦寒功能有限。

  每當這時候,黑夫就無比想念北地郡的羊毛衣,隻可惜産量有限,如今隻能滿足朔方、賀蘭駐軍的需求,也不知道自己培養出來的那些良家子騎士、屯田民夫過得怎樣了?

  “牲畜繁衍生長需要很長時間,光靠織毛衣,連軍隊的需求都無法滿足,更别說衣被天下了……”

  黑夫也意識到了毛紡工業的局限性,更加希望,被秦始皇派去西域的使者商隊,能早日帶回棉花種子來,讓它們在中原紮根,到那時候,才能做到真正的“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

  忙完公務後,黑夫又去行宮拜谒秦始皇,說明自己與任嚣的計劃,等回到自己館舍處,卻發現,一個大胖子已經在這烤火,等自己許久了。

  合上了門,張蒼第一句話問的便是:“你究竟對那徐市做了什麼?”

  ……

  “也沒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