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第5頁)

  任嚣眯着眼看了一會,才愕然發現,那些船壓根沒動,上面似乎也沒有人,是齊人自己将它們統統點燃!

  真是咄咄怪事!

  這片燃燒的海岸,像是在宣誓齊人的某種決心……

  此情此景,讓船上的楚越樓船之士面面相觑,哪有仗還沒打就将自己船燒光的?

  連見多識廣的任嚣,也不由稱奇,想起了兵法上的一句話。

  “焚舟破釜,意欲何為?”

  ……

  PS:焚舟破釜,若驅群羊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孫子兵法·九地》

第0566章

焚舟破釜

  “什麼!破釜沉舟!?”

  五月中旬,率領四千膠東郡兵抵達都昌縣時,黑夫從自己的郡尉任嚣處得知了這個消息,頓時大吃一驚。

  好在秦朝傳遞消息,必須是書面形式,不得口頭禀報,黑夫仔細又看了看軍報,才發現任嚣說的是“焚舟破釜”,不是破釜沉舟。

  前者是孫子兵法上早就有的戰術,黑夫當年也看過,有些印象,原話是:将帥賦予軍隊任務,要像登高而抽去梯子一樣,使他們有進無退。率領軍隊深入諸侯國土,要像擊發彎機射出箭一樣,使其一往直前。燒掉船隻,砸爛軍釜,表示必死決心……

  所以項羽這孩子,對這萬人敵的本事,雖然書讀的不紮實,可活學活用起來,卻十分厲害呢!

  當然,項羽的天才,僅限于戰術上,在戰略上,這時代的翹首叫韓信。

  算算時間,這兩個孩子也快成年了,黑夫隻聽聞項羽随其叔父項梁,早在楚亡時就被遷入關中,不知是不是因他産生的曆史變動。而韓信,這會應該在楚地某處,也不知受過胯下之辱沒……

  “不管未來如何,這二人跟齊地,跟諸田,都沒可能有瓜葛了。”

  因為齊地的曆史,已經被黑夫攪得天翻地覆,本該帶着五百壯士跑到海島上的田橫,如今卻燒了船,他們為的不是拼死一戰,而是為了……戰略轉移?

  黑夫再從都昌縣到濟水之畔時,對岸已經沒了叛軍,隻有亂七八糟的營壘帳篷丢在原地,臨淄郡尉樓亢正帶着人清理戰場。

  樓亢三月時打了一場可恥的敗仗,又被叛軍拖在濟水,導緻臨淄空虛,差點出事,如今賊軍撤走,樓亢卻又謹慎,以為是計未敢渡河追擊,連最後的補過機會也沒了。

  黑夫與這位老郡尉一照面,便公事公辦,按照秦始皇的诏令,收了樓亢的虎符,隻留其繼續約束士卒,四千臨淄郡兵的指揮權則毫無疑問地轉移到了黑夫手中。

  接下來數日,收拾了八千大軍,黑夫繼續向西推進,他們“收複”了淪陷賊人之手的樂安縣,又抵達了叛亂的中心狄縣。

  狄縣城樓上還挂着狄縣令、尉、丞三人無頭的屍體,官服穿在身上,連銅印也在腰上挂着,隻是屍身已經腐爛,臭烘烘的,長出了綠毛,爬滿了蠕動的蛆蟲,一團蒼蠅繞着嗡嗡飛舞。

  黑夫皺起眉,讓人将三人屍體放下來妥善收斂,聽說狄縣丞是在審理田氏兄弟的“谒殺奴案”時被殺的,也算堅守崗位到最後一刻了。

  大家都是秦吏,黑夫朝他們作揖拱手,這時候進城的曹參也回來禀報,城内早已人去屋空,幾乎看不到一個生靈!

  昔日繁華城邑,此刻仿佛變成了鬼蜮!

  等共敖捉了幾個走不動路,躺在家裡等死的老者一問,才知道,原來“齊王”和他的“相邦”“将軍”帶着海寇輕俠匆匆西去。城内的萬餘黔首聽聞臨淄“被屠”,生怕自己也遭了同樣的下場,青壯大多跟着走了,走不了遠路的老弱婦孺,則躲到了山林之間。

  稍後,占領了千乘縣的任嚣也派人來禀報,千乘發生的事,與狄縣如出一轍,燒毀沿岸船隻,避免落入秦人之手後,千乘縣的盜寇便撤走了。當地沒走的人,也懼怕秦軍報複,逃到了海岸邊的沼澤樹林中,以魚鼈蝦蛤為食。

  幾個縣加起來,至少跑了三四萬人,這些人,在官府眼裡都是從了逆賊的叛民,估計最輕也要被判将陽罪,黑夫現在可沒功夫去管他們。

  “暫時不必追捕那些逃人,也不必分兵留守諸縣,現在最緊要的,是搞清楚賊軍去向,追上去,将其殲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