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第4頁)

  在下種前,把種子拿到祭人頭的地方去祭過,并摻上一些祭人頭的灰土,相信這樣可以保佑谷子長得好。獵回人頭後,往往插在屋外的竹竿上,人頭下面放一籮火炭,讓人頭的血滴在炭上,然後将炭灰分給全村各戶,撒播于田中。

  播種季節過後,則會将人頭統一拿到這來,置于木柱頂端,供奉給祖靈。

  “瓯越用上百顆人頭獻祭給祖靈,如今,你卻想用兩個人頭來吓唬我?”

  譯籲宋露出了輕蔑的笑,舉起了雙手。

  “祖靈、蛙神,這個秦人,不經允許,闖入瓯人的聚落,還當着我的面,要帶走吃過我家稻谷和鹽巴的客人,最後,還用奴役和死亡來威脅瓯人!”

  “旱季即将結束,青蛙要産卵,樹木要發芽,種谷子的日子,也要到了!他,就是最好的祭品!”

  族人按住那秦吏,扯掉他的冠帶,露出脖頸上的白皙皮膚,按在地上,而譯籲宋,則抽出了青銅劍,步步逼近。

  那秦吏沒有吓破膽,依然在不斷張口說着什麼。

  譯籲宋問貼在岩壁邊瑟瑟發抖的揚越譯者:“他在求饒麼?”

  “不是求饒……”

  譯者結結巴巴地說道:“他說,大秦的疆土,比一百個瓯越加起來都大,大秦兵多将廣,大軍所到之處,地動山搖,數量之龐大,能飲盡瓯越的河流。就算殺了他,皇帝陛下和郡守,也會為他報仇,踏平瓯越,毀掉你們的祭祖之地,砍掉你和你兒子的頭,将所有人變成隸臣妾……”

  譯籲宋的劍鋒停在秦吏脖頸上方,他似乎在猶豫,似乎在遲疑。

  越人譯者用哀求的口氣道:“西瓯君,秦人殺不得,你會給西瓯,給嶺南所有越人帶來災難!”

  “水牛不敢頂撞老虎,老虎就不吃牛麼?”

  “水牛獻出同伴讓虎充饑,就能保一生平安嗎?”

  戰争就在家門口,爆發是遲早的事,與其卑躬屈膝,不如早做準備,早點讓越人下定決心。

  譯籲宋連續兩個反問,随即高高舉起了劍。

  他的聲音,讓拎着秦人兵卒人頭,趕來的阿達古、阿莫仔熱血沸騰。

  “就算秦人的兵卒比森林的樹葉還要繁密!比漓溪裡的石頭還要多!但我反抗的決心,比十萬大山還要堅定!!”

  譯籲宋的劍,重重斬了下去!

  ……

  秦始皇三十三年,仲春之月(二月),親自巡視“農學”回到宮中後,秦始皇收到了來自長沙郡的急報!

  這已經是兩個月來,第三份奏疏了。

  最早的奏疏,是蒼梧縣越人部落受西瓯慫恿,叛亂。

  但屠睢還是有些本事的,叛亂平定得很快,第二份奏疏變成了“叛亂已定,叛酋枭首”。美中不足的是,有少部分部衆逃到了西瓯去,屠睢已經派合适人選,過去迫之以威動之以利,力圖讓西瓯将逃人交還,這第三份奏疏,應該就是說這件事的。

  但秦始皇開封讀畢後,才發現果然如此,但卻并不是什麼好事。

  “西瓯君拒絕交還叛部逃人,竟殺秦行人、兵卒五人,斬其首,獨釋譯者、商賈歸,載屍而返!”

  啪嗒,奏疏被合上,皇帝陛下的眼睛,眯了起來,怒意在眸子裡流動。

  “小小蠻越,也敢不敬大國?既然越人想要戰争,那朕,就給他們戰争!”

第0585章

兒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