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第1頁)

  普通的縫衣針,用天然磁石反複摩擦,便能使針帶上磁性,雖然這其中原理方術士們也琢磨不明白,但不妨礙他們使用。

  徐福讓人為黑夫展示了兩種用法:将磁化的細針穿幾根燈心草,浮在木盤水面上,或塗一些蠟,粘一根蠶絲,挂在沒有風的地方……

  卻見指針銳處受某種“神秘力量”指引,微微轉動,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

  徐福解釋道:“此恐石性不同,緻使南北相反,理應有異,未深考耳……”

  “這大概是N極和S極的區别?”

  黑夫雖然對這簡陋至極的指南針、指北針還不太滿意,但他們要做的畢竟不是跨越數千裡的遠洋航行,隻是跨越數百裡的短暫出海,指南針隻作為牽星術的輔助,以備不時之需。

  這樣的指南針沒法和後世相比,但沒什麼東西,是一開始就能做到完美的。

  兩種方法裡,徐福比較推薦縷懸法,因為水浮法的最大缺點,便是水面容易晃動影響測量結果,而海上的船隻,晃動可不是一般大。

  徐福還說,他特地在白天夜晚,依照太陽、北辰方位做過對比,發現這指南針、指北針的指向,雖然大體上是南北,但依舊有少許偏差,且無論如何更改,都無法消弭。

  “些許偏差,無傷大雅。”

  黑夫知道這是地磁偏角,但他一時半會,也跟徐福解釋不清楚,這種理論上的東西,還是交給大科學家張蒼去鑽研吧。

  “足夠了,多制備些磁針,讓每艘船上都有數枚,再教樓船之吏使用,相比于牽星之術,此物簡單,不管識字不識字,都能學會!”

  ……

  巡視完方術士們的項目後,黑夫到了外面,這座他親自命名的青島港,已不複昔日漁村景象,日積月累,變成了繁華海港。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

  吹着海風,黑夫不由嗟歎,他現在做的,不過是積土成山、積水成淵的過程。

  季風、洋流、指南針、緯度、天文航海術,這些方術士藏着掖着的知識,如今都被黑夫掏了出來,公之于衆。而第一批具備以上知識的海員,也正在接受培訓……

  遠洋航行必須的物質基礎,正在一一補全,還差什麼呢?

  還差最關鍵,最核心的東西。

  “利益!”

  無法給世人,起碼是膠東人帶來利益的遠航,與方術士花費巨資海外求仙,有什麼區别?一旦那股勁頭過了,再龐大的船隊,也會擱淺生鏽,他們曾探索過何處,最遠抵達了哪裡,都沒了意義,隻剩下後人遺憾歎息。

  “如果能再遠一些,如果那振奮人心的西洋遠航,能一直持續下去……如果……”

  曆史沒有如果,唯有利益,能驅使人不斷探索。

  但黑夫的确是沒看出,此時遠航海外,除了滿足秦始皇的虛榮心,滿足黑夫玩梗的惡趣味外,能讓中原撈到什麼油水。

  “或許這次跨海遠征後,能找到它呢?”

  現如今,舟師已訓練多時,糧食已囤積完畢,青島建造的大木船擠滿港口,如今又搞定了“導航系統”,真是萬事俱備,隻欠……

  黑夫正思索之際,他身邊的“示風器”上,長條的旗幟高高揚起飄拂,系在其上的風鈴叮當作響,發出好聽的聲音!

  “仲父!”

  在外看守示風器的尉陽面露喜色,他朝黑夫高呼道:

  “起風了!是季風,是南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