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航線還有待探索和完善,但時間不等人,在陸續派遣出幾批船舶跨海遠航的同時,另一邊,在舟師艨艟的護送下,十餘艘糧船也從煙台港起航北上,它們會逆洋流而行,走花費時間更長,但也較為安全,沒有大風浪的舊航線。
郡守長史陳平作為黑夫的全權代表,也在船上,這支船隊的目的地,是鴨綠江口,一個叫“西安平”(丹東)的濱海小邑,他們必須在公子扶蘇大軍抵達前,将第一批糧食送去那兒囤積,并利用舟師的便利,為扶蘇搭建渡江浮橋……
“郡守放心。”
臨别前,陳平笑容可掬:“下臣,一定會按照主君吩咐,好好督管糧秣,協助公子渡河!”
這句話卻讓黑夫皺起眉來,陳平雖然對他忠誠,辦事也很得力,但近來想法似乎有點多……
可眼下也沒有更好的人選了,黑夫不想送蕭何、曹參去見扶蘇,陳平在北地時也是長史,與扶蘇打過照面,打交道起來比較方便。
思慮再三後,他還是讓陳平去,但卻招了招手,讓陳平過來,在他耳邊警告道:
“無我允許,不準搞事!”
“平亦算個秦吏,為國效力,盡心盡責還不夠,豈敢胡來?”
陳平似是被吓到了,唯唯應諾,隻是在登船之後,回頭看着朝他們揮手送别的黑夫,深深作揖後,直起身來,看着漸漸遠去的海岸,負手笑道:
“君上之君,非我之第0597章
仗不能白打
“陳長史,瞧啊,那就是老鐵山,看到此山,便是到遼東了。”
船員好心提醒,說甲闆搖晃,讓陳平去艙内,立在船頭的陳平卻搖了搖頭,隻戴上了一面鬥笠,披上蓑衣,避免海水打濕全身。
離開沙門島一日後,他們的船隊從一陣短暫的陰雨裡沖出,雲開霧散之際,就看到了遠方的陸地。
那是一個整齊清晰的尖端,黑褐色的險峻峭壁,像是一把未開刃的劍尖,橫亘在海天之間,也将海分成了兩半——一半海水較藍,一半則偏黃,此處便是少海和東海(黃海)的分界線,兩色浪潮由海角兩邊湧來,交彙在此,頗似關中的奇景“泾渭分明”。
但水手們卻顧不上欣賞景色,這附近,也是航線最為兇險、湧急的水道。陳平甚至能看到,老鐵山懸崖下方,狹窄的白色海灘上,一些沉沒船隻的殘骸被沖到上面,它們都死于急流和尖銳的暗礁!
好在,這艘旗艦的船長經驗豐富,小心翼翼地繞開老鐵山下的急流,大船桅杆上,硬帆微微調整方向,帶領身後十餘艘吃水很深的糧船,在南風推動下,逆着看不見的洋流,掠過遼東海岸,繼續向北駛去。
繞過老鐵山的急流後,已是傍晚,趕在夜幕降臨前,船隊加快速度,抵達了一處風平浪靜的絕妙海灣,烽火台充當的燈塔在閃爍火光,指引船隊靠岸停泊……
這便是遼南為數不多的城邑,沓氏,被黑夫改為“旅順”,因途徑此地船隻旅途一帆風順。
這裡也是陳平他們在遼東的第一站逆旅。
“陳長史慢點。”
在奉命駐守此地的五百主眼裡,郡守長史,已經是了不得的大官了,他得知消息後,親自帶來來迎,還欲攙扶陳平下船,畢竟他看上去很是文弱。
陳平卻拒絕了,靈活地跳下船幫,站在堅實的陸地上。
“别看我現在這樣。”
陳平也不拿架子,舉起寬寬的衣袖,對樓船之士們笑道:“我年少無形時,亦曾脫了上衣,在家鄉的河上,幫人劃船混口飯吃,與二三子一樣,也算是在水上讨生活的。”
此言惹得衆士卒哈哈大笑,别看陳平貌似文士,說話卻很接地氣,氣氛不那麼尴尬了。
糧船不僅隻為迎接扶蘇,也會給沿途各港口亭障帶來補給,糧食、蔬菜、衣裳,所以駐軍對船隊十分歡迎,旅順口的五百主亦熱絡地張羅飯食,與陳平分享他們打到的魚和野味。
飯食是有些粗陋,但在飯後,五百主卻又點着火把,帶着陳平,打開了狹小的倉庫。
剛開門,一股濃烈的皮毛味便傳了出來,讓陳平忍不住捂住了口鼻。
五百主卻習以為常,拎起一根草草處理過的貂尾道:“奉郡守之命,吾等駐守當地之餘,也派人向周邊島夷、濊貊收貂鼠之皮,請長史過目清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