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第2頁)

胡亥

  秦始皇三十四年四月初,公子扶蘇在異域建立城邑,宵衣旰食,索敵追擊,而鹹陽宮内,卻是一副悠然恣樂的情形。

  一場奢華的皇室宴飨之上,有位身着朱玄深衣,頭戴遠遊冠的年輕公子,正站在席間,負手侃侃而談,似是在背誦着什麼……

  “利出一孔,則國多物;出十孔,則國少物。守一者治,守十者亂。”

  他眼睛透亮,自信十足,口中背的,正是《商君書》裡的《弱民》一篇,不但能誦,還說了一番自己的見解。

  “譬如楚國,楚地非不大也,民非不衆也,甲兵财用非不多也;戰不勝,守不固,此無法之所生也……”

  言罷,公子胡亥喜滋滋地朝禦座上,比一年前又老了幾分的秦始皇拱手:“父皇,兒說的如何?”

  秦始皇面對扶蘇時,永遠是闆着臉的,可對待自己的少子胡亥,卻是捋着胡須,滿意地笑道:

  “背得不錯,說得很好。明主察法,境内之民無辟淫之心,遊處之士迫于戰陣,萬民疾于耕戰,這才是強國所為!亦是秦能一統的根本!”

  言罷,指着席末兩個年紀略長的兒子公子高、公子将闾道:“至少,比汝二人的磕磕巴巴強多了。”

  公子高和公子将闾方才也背了一通他們所學的律令,卻遠不如胡亥順暢,此刻被秦始皇批評,連忙起身道:

  “父皇責備的是,兒臣等,皆不若胡亥聰慧……”

  二公子戰戰兢兢,他們都有些怕秦始皇,在皇室,最難相處的關系,亦是父子……皇帝十多個兒子,不怕皇帝的,隻有兩人,長子扶蘇,幼子胡亥。

  相比于扶蘇敢直言進谏,君臣父子之間常有争執,胡亥則是另一種類型,在他年少不懂事的時候,敢揪皇帝的胡子!皇帝也不氣惱,甚至低下頭讓他揪,漸漸長大了,胡亥也聖寵不衰。

  其他公子的身份,除了兒子外,還有人臣。唯獨胡亥,隻有為子的親情,卻沒有為臣的生分,這或許也是皇帝最喜歡他的一點。

  眼下,秦始皇又不吝啬地誇獎起胡亥來:

  “胡亥是不是最聰慧的,朕不知道……”

  “但卻是最認真的,他從小喜好玩樂,可奉我之令,随中車府令學律令時,卻也老老實實,朕曾去看過,趙高在講解時,胡亥在案前抓耳撓腮,東張西望,恨不得去外面的春天裡玩個痛快,可最終卻能忍住,安靜學完律法……”

  言語裡,包含着欣慰,秦始皇看向胡亥身後的趙高:“中車府令,你教得不錯!”

  趙高連忙出列:“臣隻是奉命行事,公子天資敏銳,學什麼都快。”

  趙高在那場震動天下的莒南刺殺裡,為了保護秦始皇,被驚馬所傷,廢掉了一支胳膊,自此以後,再也不能親自為秦始皇駕車。

  但中車府令的職位,得到了保留,可以随時出入宮中,同時,他還得了個新差事:做胡亥的老師!

  書法、律令、斷獄,這是一個秦吏必備的基本素質。

  但在秦朝,公子也必須習得這些技能,并懂得“法”對于帝國的重要性!

  秦能出六代賢君,是運氣極佳,但也是必然!不管哪一位公子成為新君主,哪怕是恨極商鞅本人的秦惠文王,能殺其人,卻能留其法。

  隻可惜,還是出了扶蘇這麼個異類,秦始皇吸取教訓,更加強了對諸公子的律令教育。

  而這三者,恰恰是趙高所擅長的,而且,他也有一套法子,讓喜好玩樂的胡亥服服帖帖地學進去。

  一通誇獎,讓胡亥成了宴飨的主角,皇帝還同意,今天胡亥可以多喝幾杯。

  胡亥自然高興,起身向秦始皇敬酒賀壽,飲罷,卻又像個好學寶寶一樣,問了一個問題。

  “父皇,我雖熟讀了律令,但還是有一件事不明白。”

  秦始皇不再像以前那般豪飲,隻是輕輕抿了一口,忍住咳嗽的欲望,問道:“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