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與秦滅六國,是完全不同的戰争模式,反而有點像後世的華北治安戰……
所以黑夫認為,在大的戰略上,應該改變屠睢全面進攻,奪取土地就自以為勝利的做法。先西守東攻,等秦軍水陸并進,收服東瓯、閩越,征服南越後,再集中力量,推平西瓯。
在方法上,則是黑夫總結的“心戰為上,兵戰為下”。
這場戰争已持續了兩年,不止是秦人在受損失,越人也疲憊不堪,他們在山林裡吃野菜野果,食不果腹,甚至沒有時間出來種稻谷,必然有不少人希望結束戰争。秦軍要不斷收買都老、酋長,動搖他們的意志,許下戰後的承諾。
反正嶺南本就是越人的土地,索性将那些交通要道以外,秦人無法控制的地區,不管是平壩還是山林,大把許諾給他們!隻要願意降秦的,便封為“土司”,世有其地、世管其民、世統其兵、世襲其職、世治其所、世受其封……
此舉或能拉攏一部分越人都老、酋長,減少秦軍潛在的敵人。
其次,便是“攻人為上,攻地為下”!
顧名思義,這句話的意思是:不要單獨的去攻擊、占領敵人的土地,而要去殺戮敵人的子民。
眼下,西瓯是抵抗最堅決的部族,秦人與西瓯已不可能共存,隻有一整個地消滅這個部族,才能震懾其他越人歸附!
事情原本不必變成這樣,像黑夫在海東做的那樣,以商賈開路,用數十年數百年的時間潛移默化,嶺南并入中原,漸漸沐華風是遲早的事,但屠睢玩砸了……
現在,這已經變成了一個民族征服另一個民族的戰争,它将比秦滅六國的中夏内戰更加殘酷!掃蕩,三光政策,都是免不了的。
畢竟這一次,秦人是窮兇惡極的侵略者。
要完成這兩個方略,黑夫認為,起碼要三到五年,那樣也僅是秦越并存的狀态,想要将嶺南徹底郡縣化,得數十年,甚至上百年!
黑夫已經将速度誇大許多倍,隻沒敢說:“陛下,其實要一千多年呢……”
看完之後,秦始皇沒有拍案叫絕,而是嗤之以鼻,批判道:
“說的倒是好聽,但在朕看來,毫無新意!”
所謂心戰,其實與秦在巴蜀、北地的民族政策沒什麼太大區别,隻是把“君長”改為“土司”,如此而已。
至于攻人之策,亦是許多年前,秦相範雎提出的。長平之戰,秦軍屠趙卒四十萬,雖然下達屠殺命令的是白起,但指導思想,卻是範雎的攻人之策。
黑夫這奏疏洋洋灑灑幾千言,可在秦始皇看來,不過是新瓶裝舊酒,最關鍵的是,怎麼看怎麼費時間!
以他想來,還是平推過去最痛快……
隻可惜那種戰略,已經宣告失敗了。
之後幾日,秦始皇将黑夫的奏疏留中不發,也不知是同意,還是不同意。皇帝一直在思考,是否有更好的人選和方案,直到南方再度有消息傳來……
秦始皇的臉,頓時氣比黑夫還黑。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用黑夫的話的形容,那就是:
“下路崩了!”
……
戰報是在數日内陸續抵達的,繼屠睢戰死後,南疆的後續情形一一擺到秦始皇案上,每一條,都足以讓秦始皇暴怒!
桂林軍損失數千,三都尉勉強收容其軍。
蒼梧軍十不存二,近萬人葬身于熱帶雨林。
駱越與西瓯結盟,一同向秦軍發動反擊,導緻許多秦軍營寨丢失、放棄。
南越那邊也出了事,提議燒光森林的賈将軍,卻被夜襲的越人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燒了番禺大營,畢竟相比潮濕的雨林,幹燥的秦營是最容易點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