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第4頁)

  陳平這種美丈夫,得了意外之恩後,總以為對方要肛自己。韓信則不同,他離席再拜道:

  “貴人贈我一飯,韓信無以為報,但我雖仗劍,卻不殺人!”

  蕭何無奈搖頭,這韓信,怕是聶政的故事聽得多了,以為蕭何是要學那韓國嚴仲子,市恩厚待,要韓信幫忙殺人呢!

  “吾……不殺人。”

  他的确不殺人,至少不需要親自動手。

  蕭何笑道:“聽你所述,學的也不是刺殺之術,亦非十人敵,而是萬人敵。”

  不過,雖然韓信号稱拜兵家為師,也能時常脫口而出幾句兵法,但會背和會用,完全是兩碼事。

  接下來,蕭何又問了他一些兵術,韓信卻對答如流,至少糊弄蕭何這個對練兵、将兵一知半解的家夥是沒問題的,食肆的舍人驚訝地看着這一幕,仿佛頭一次認識韓信般。

  粗略了解韓信的本事後,蕭何看了看外面的天色,從懷中掏出一物,放在案幾上,卻見黑色的绶帶,亮紅色的銅印。

  舍吏的眼睛都快出來了,韓信也連忙下拜。

  “竟不知貴人是秦吏!”

  黑绶銅印,是六百石以上官吏的标志,比淮陰縣令還大呢!

  “我乃搜粟都尉蕭何,奉昌南侯之命,去南方督護軍糧,眼下身邊缺乏人手,韓信,你既然胸有韬略兵法,可願意随我去軍中試試?”

  他補充道:“當然,是從走卒親兵做起,不過我乃督糧官,大不必親臨前線,安全倒是安全,也能吃飽飯。”

  貴人賞完飯又賞工作,換了舍吏,肯定要稽首道謝,但韓信卻猶豫了,伏在地上久久未言,食肆内衆人都覺得這小子是不是高興傻了。

  蕭何卻也不勉強,或者說,不是特别在意,他站起身來,徑自從韓信身邊走過,隻是到了食肆邊,又留下了一句話:

  “我飽了,你接着吃罷,吃完後好好想想,吾等的船就停在南昌亭,半個時辰後,離開淮陰!”

  ……

  “父親,你居然要召那貧賤無行又膽小的胯下夫同行?”

  蕭祿得知食肆裡發生的事後,左右想不通。

  “那韓信無膽無能無力,他有什麼本領?值得父親如此征辟?”

  蕭何對兒子,遠不如對韓信那麼和藹,淡淡地說道:

  “我與之交談數言,知其有自知之明,有非常之識,有所挾之志,這就夠了。”

  後世有一句話,古之所謂豪傑之士者,必有過人之節。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見辱,拔劍而起,挺身而鬥,此不足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挾持者甚大,而其志甚遠也……

  蕭何心裡的想法,也差不多,他曾遇到過一個“大丈夫能屈能伸”的人,對其寄予厚望,隻可惜,劉季遇上了克星,現在已經被昌南侯轟到海東吃雪,徹底涼了。

  今日,韓信若仗劍而起,殺了那狗屠,蕭何不以為奇,義不受辱的輕俠,天下多得是,但韓信卻第一時間選擇認慫,這樣的膽小鬼,也随處可見。

  但能說清楚,為何該膽小時要膽小的人,卻不多。

  這隻是第一印象,接下來,蕭何還給韓信設置了數道檢測。

  詢問旁人關于韓信的過往,他雖不能自食,可一旦對方流露出嫌惡之意,便立刻離開,不再滞留,說明此人對人情善惡極其敏感。

  手下找到韓信後,便喊了就來,又說明其易信人,甚至都不去想,這可能是個圈套,或會二度受辱,傻乎乎的就來了,真是天真得很啊。

  了解其性格後,蕭何略加詢問,就将韓信的老底都問出來了,此人确有點學識,知道些兵法,于是蕭何便産生了征召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