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3頁)

  ……

  黑夫為軍隊打制的武器,可不止一把叢林砍刀。

  離開鐵山後,他又順路去了一趟南邊四十裡外的銅綠山,即使有水排煽風點火,光靠木炭煉出來的鐵質量依然堪憂,除了鐵刀外,其他兵器,依然以青銅為主。

  考慮到嶺南山林地帶,善攻襲埋伏,近身格鬥,長矛不易施展,除了鐵山的五千把砍刀外,黑夫又在銅綠山定制了一萬柄短劍,長不過一尺半,稱之為匕首也不為過,而且同樣是單面開刃,形狀頗似95軍刺,争取人手一把。

  “屆時每個屯的裝備,以盾牌短兵為主,弓弩策應,少許長兵輔之,這配置,可比先前戈矛長戟合理多了。”

  敲定軍隊制式武器後,黑夫結束了行程,他不太想回鄂縣和武昌,決定繞個彎,走小道,直接往長沙郡方向而去。

  二月下旬,當黑夫一行人抵達州陵縣時,在武昌大營練兵的共敖,派人來禀報他一個消息:

  朝廷派的監軍,總算到南郡了!

  “哦?監軍是誰?”

  黑夫心裡暗暗吐槽:不會又是扶蘇吧?一回還好,二回也罷,若這次秦始皇還要讓二人搭夥,黑夫甚至都要懷疑,皇帝是想讓他倆在一起了……

  信使禀道:“這次來了兩人,一老,一壯。”

  “老者為倫侯公子成。”

  “原來是昌武侯啊……”

  黑夫颔首,的确,秦朝的監軍,喜歡派遣宗室或者皇帝親信,且要地位崇高,這才不會被主将架空,失去監督的意義。

  這位公子成,乃是秦始皇的爺爺輩,秦昭襄王的小兒子,也沒有大的本事,就是能活,是宗室最高輩分,早年作為宗正,是九卿之一。幾年前,他作為王翦的監軍,蹭了滅楚的大功勞,後被秦始皇封為昌武侯,是秦朝七位倫侯之一,與昌南侯黑夫平級,的确是合适的人選。

  隻是昌武侯年已七旬,頂多在南郡看看糧食,根本不可能随黑夫去嶺南啊,别跟楊端和一樣,死在半道上就尴尬了。

  所以,秦始皇才派了雙保險,一個年輕力強,能夠随時跟着黑夫的人。

  “壯者為誰?”

  黑夫漫不經心地問道,猜測會不會是某位遠房宗室,反正不可能是扶蘇,更不可能是胡亥吧,呵呵。

  “君侯,那壯者是左庶長,子嬰!”

第0647章

滄浪之水

  子嬰對南方并不陌生,三年前,他以五大夫的身份,陪秦始皇東巡,回程的時候,皇帝來洞庭湘山觀光。

  但與原本的曆史不同,那天洞庭湖風和日麗,秦始皇心情不錯,沒有派刑徒将湘山樹木伐光,還讓子嬰代他祭祀湘君和湘夫人……

  時隔三年,子嬰再來南方,卻是作為監軍副手。

  船隻在湘山靠岸,接下來的路,就得靠馬車了。他們沿着湘水而上,趕赴長沙,南征主将,昌南侯黑夫與子嬰約定,三月十五在那碰面。

  長沙郡并無馳道,馬車在泥濘的小道上時走時停,得由士兵刑徒推攮才行,如此道路,可想而知,從南郡運糧也快不起來,難怪黑夫将新征的大軍放在武昌,沒有拉到長沙來。

  子嬰倒是很耐心,隻閉目想着在江陵時,公子成對自己說的話……

  作為真正的監軍,被秦始皇帝寄予厚望的宗室老臣,昌武侯公子成才抵達江陵,就不走了。

  “我老骨頭一把,豈能再去南方濕熱之地受苦,像楊端和那樣病死了,更誤事。反正南軍之糧,起碼一半都要經由江陵,我便留在此地督糧罷!”

  說着,昌武侯就把昔日的楚國行宮占了一個,在裡面喝着蜜汁,招來楚地倡優,逍遙快活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