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第10頁)

  陳無咎看了看黑夫,笑道:“他說是蚊蟲叮咬所緻,那蚊蟲吸血之時,其身上蠱蟲入于人體,遂有傷寒,蚊蟲一夜咬遍全營,病症也傳遍兵營。”

  對于黑夫的這種說法,陳無咎持懷疑态度,認為有些荒唐。他總覺得,黑夫似乎想把所有病症,都推給看不見的“蠱”。

  黑夫一笑:“中原醫者不也将所有南方風土病,都推到‘瘴氣’身上麼?”

  北方人總是談瘴色變,說什麼南方瘴疠橫行,山林間,有濕熱蒸郁,緻人疾病的氣。有趣的是,中原人認為江漢一帶有瘴,而江漢之人又認為,長沙、豫章才有瘴,長沙豫章人,則堅持嶺南有瘴。

  這東西,俨然與域歧視同步。

  甚至在蜀地以西,因為高原反應,氐羌之地也被認為有瘴氣。

  總之,這是個很恐怖,很神秘的東西,卻沒人說得清楚它的真相。

  到底是瘴氣還是蠱蟲引發了瘧疾,這個是複雜的問題,得經過大量對比實驗才能證實,黑夫與陳無咎一時半會也說不明白。

  但将得了瘧疾的病患隔離,是雙方都認可的法子,而緩解瘧疾症狀,甚至将其根治的藥,靠了黑夫的提點,陳無咎近來也找到了。

  還是臭蒿,但服用方法不再是煎煮,而是加水二升,絞汁服用。

  黑夫再孤陋寡聞,也知道“青蒿素”獲諾貝爾獎的事,不過很多人不知道,提取青蒿素的植物,不是青蒿,而是臭蒿,且煎煮過後,藥效便幾乎沒了。在沒有先進提取之法的情況下,和水搗爛服用才是最佳……也可以和着黃芩等藥湯嚼食。

  而效果,還真的不錯,大營搬遷後,患瘧疾的士兵們,一百人裡,才死了三個,其餘人打擺子的症狀,都得到了緩解。

  “所以說,一物降一物,南方有水蠱、瘧疾,但南方也有臭蒿。此物随處可見,我已與南郡、衡山、豫章、長沙郡商量,四郡今歲的刍稿稅,可由臭蒿代替,一石臭蒿,當十石刍稿。”

  “昌南侯愛兵卒如赤子啊。”

  子嬰感慨萬千,隻有親自患病的他,才能明白這些臭蒿,是真的能救命的。

  “有如此多臭蒿,兵卒便不必枉死了。”

  黑夫歎息道:“隻可惜,還是遲了些,兩年前,陳醫師尚未制備出能治瘧疾等疾的配方。故南征八萬軍民,在長沙遇水蠱,便死了一千,又有四千人患病,沒了戰鬥力,停留下來,這便去了五千。”

  “大軍抵達嶺南,尚未與越人交戰,在瘧疾肆虐下,十死二三,又去了一萬,僅剩的六萬餘人,而折在大敗裡的,也才萬人。”

  被各種病症幹掉的秦軍,居然比被越人殺死的還多。

  黑夫朝子嬰拱手:“故,還望監軍能禀明陛下,南征最主要的敵人,其實并非越人,而是這些看不見的蠱蟲與惡疾啊,軍中急需大量醫者、藥材,還望陛下能多派發些來。”

  “嬰一定如實轉述。”

  子嬰知道秦始皇的脾性,他叫苦回朝是不太可能的,多來點醫者,他的病,也多了一份痊愈的可能……

  武昌營正在訓練新兵,長沙營治愈被血吸蟲困擾的病患,黑夫的下一站,則是瘧疾依然肆虐的靈渠、桂林,與他同行的,還有裝滿辎車的臭蒿。

  一個病怏怏的患者,是沒法戰鬥的,一支病怏怏的軍隊亦然。

  但就在啟程前幾天,被黑夫留在長沙,與長沙郡守斡旋當地防治血吸蟲病一事的利倉卻來禀報:

  “君侯,半月來,長沙郡府已在城中及各鄉修建公廁數十座,然而,卻無百姓願意使用,城内市人,依然随地便溺,在水邊洗刷糞桶如故。”

  他有些沉痛地說道:“我又去裡闾和田間地頭看了看,軍中的防範之策,黔首亦無人遵循,牛馬之糞不經堆肥,直接施于水田依舊,當地孩童,依然在疫水中嬉鬧,其父母竟恍若未見!”

第0650章

藥(下)

  女曰雞鳴,士曰昧旦,長沙郡治所湘城的清晨一如往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