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第10頁)

  烏氏倮道出了他所理解的真相:

  “陛下需要的,其實已經不是西王母,而是一個能讓他,将這場美夢做下去的由頭……”

  他指點着弟弟,露出了笑:“陛下本來意有躊躇,削減了阿房宮的人手,但汝帶回來的消息極好,真是瞌睡來了枕頭。呵,九州之外的九州,泰西之地的禮樂之邦,一定能為陛下的夢,添色幾分!”

  “吾弟,你還記得陛下封禅泰山之年,各地争先恐後,送來的祥瑞麼?”

  烏氏延點點頭,當時他還未開始西行,見證了那出荒誕不經的鬧劇,直到秦始皇去到泰山腳下,在膠東守黑夫言“人瑞方為祥瑞”後,這股歪風才有所消停。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你且放心吧!”

  烏氏倮冷笑道:“鹹陽城,馬上又要上演一出好戲了!陛下不是讓衆人議論麼?博士、陰陽家、巫祝、胡巫,甚至是朝中大臣。所有人,都會為了圓陛下這場夢,竭盡全力,引經據典,将你與大夏人的謊話圓上!”

  百年前,曾有鄒忌諷齊王納谏,言:“今齊地方千裡,百二十城,宮婦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

  而秦始皇之威,遠勝于齊威王十倍不止!其蔽,亦甚過十倍!

  碩大帝國,系于一身,所有的臣民,都圍着一個人轉,所有的謊言和恭維,都為你一個人準備。

  這就是皇帝!

  所以,不管西王母究竟不是雅典娜!

  但如今,她必須是雅典娜!

  ……

  PS:

  安息長老傳聞條枝有弱水、西王母,而未嘗見。——《史記·大宛列傳》

  感興趣的可以了解下《漢武帝内傳》,魏晉小說,從漢武帝出生之時寫起,直至死後殡葬事宜,簡略概述其一生行迹,對于他癡迷求仙問道,尤其西王母自昆侖山下降旨會武帝之事迹,繪聲繪色。漢武帝也癡迷長生,大費周章找過西王母,所謂“安息長老傳聞條枝有弱水、西王母”,大概也是漢朝使者按圖索骥搞出來的鬼。

  就這隻言片語,現代人還真有“曆史學者”做對比證明:《白色的西王母——西王母與雅典娜神話的比較研究》,這就是腦洞來源。不知道是碩士還是博士論文,内容倒是挺好玩,不過刊載的刊物居然叫《益壽寶典》,真是應景極了。

  笑過之後才覺得,現實永遠比故事更離奇。

  就像你們天天腦補我是美女作者,其實我隻是摳腳大漢。

第0677章

文明

  大夏使團的到來,成了秦始皇三十五年末,鹹陽最後一件大事,轟動一時。

  而與烏氏倮所料不差,秦始皇使令博士論證“胡神牙典納是否為西王母”,這件事活脫脫成了一場學術鬧劇。

  經過收書、坑術士兩次事件後,博士群體已幾經輪換,大批儒生、黃老、道家博士相繼離開,隻剩下周青臣、叔孫通等禦用文人儒士,整日鼓吹秦始皇之偉大。

  此外,又有一批投秦始皇所好,雖不是方術士方仙道,卻對“大九州”“陰陽五行”有鑽研的膠東籍學者加入,自号陰陽家。

  這兩批人皆博學強記,飽讀詩書,他們開始引經據典,尋找西王母與大夏人所述“牙典納”的相同之處。

  比如文獻裡說西王母蓬發,最初以為是一種發式,如今卻有了一種新解釋:泰西胡人的蓬松卷發。

  又如“戴勝”,應為鳳冠狀羽冠,巧了,那胡神雕像所戴,正是以馬鬃裝飾的科林斯頭盔……

  至于穆天子傳裡,據說是西王母的自述:“嘉命不遷,我惟帝女”,就更好解釋了,聽大夏人說,這“牙典納”是他們信奉的至尊帝神“咒死”的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