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第3頁)

  子嬰卻驚了:“從海上過去設縣?這會不會……實不與名符?”

  黑夫攤手:“陛下說了,要吾等必須走陸路抵達北向戶?”

  子嬰回想秦始皇接見他時說的每個字,小心捋了一遍後,搖了搖頭:“這倒是沒說……”

  “這不就行了,本侯先前奉陛下之命,助公子扶蘇打滄海君,靠的也是海船,海船抵達之處,盡為大秦國土,這次也一樣。”

  黑夫朝北方拱手:“事後,我自會向陛下上疏,赫赫大秦,不應以海為牆,而當以海為路,以海為疆!陛下之國,不僅東有東海,如今,更南有南海矣!”

  ……

  與此同時,番禺西南數百裡外,秦軍的船隊,已渡過了短短的瓊州海峽,抵達了“珠崖島”,停泊在島嶼西北的一處港灣裡。

  “哪怕是走得最遠的商賈,也從未到過此地,南越人也未曾涉足,昌南侯是怎麼知道,這有個島的?”

  徐福滿腹狐疑,他一開始以為這是片嶄新的廣袤陸地,直到奉命探路的幾艘船繞着它轉了一圈,證明的确為島嶼。

  如此一來,徐福對黑夫的敬畏,又多了幾分,不論是三韓東南的扶桑島、閩越以東的夷州島,還是眼前的珠崖島,皆被昌南侯一一言中。

  扶桑島,是徐福在海上尋仙時,聽三韓人提及過的,但後兩個島,距離他太遠,無從知曉。

  一次還好,但連中三次,在徐福眼中,黑夫當真有鬼神之能了。

  和他這種料事如神的神通相比,他們方術士半真半假的騙術,真是雕蟲小技也!

  不過,這片島嶼在徐福眼中真是荒蠻無比,處處是椰樹,密林,沙灘,海鳥,黑色的礁石懸崖,已經快到深秋了,依舊日頭酷熱,曬得秦軍樓船之士脫皮,海風還大,愛海的徐福也輕易不想鑽出船艙。

  “南服荒繳,不值一錢。”

  徐福下了定論,不知道兩千多年後,全國人民都會湧到這買房。

  船隊在島嶼西北停泊避浪的時候,偶爾見到幾個紋身裸體的野人,語言和南越人有很大區别,根本無從溝通。不過,他們也無獵頭惡習,性格溫順,見到秦人也不怕,整個部落跑來海邊瞪大眼睛觀看,最後見到巨大的樓船,八成是将他們當成了神靈,竟匍匐而拜……

  等秦兵上岸探索一番後,發現此處地勢平緩,除了海邊的沙土不生五谷外,内陸竟也有些淡水溪流,可種水稻。

  徐福和幾位樓船都尉商量了一下,最後決定,要不就在這裡留下駐軍吧?

  在這鳥不拉屎的地方留兵設治,當然是無利可圖,完全是為了滿足秦始皇“南盡北戶”的疆域願望。

  這時候,徐福想起來一事,便回到船艙,從船壁上的小匣裡,小心翼翼取出了一個……錦囊。

  這是數月前,昌南侯在他們離開時,暗暗授予的……

  “準備駐兵立縣前打開。”這是黑夫的囑咐,将其塞進徐福手裡,臉上滿是俏皮的笑意。

  本以為是什麼機密要事,甚至是針對任嚣的奪權計劃,但打開後,徐福卻大跌眼鏡。

  “至島上後,不論決意在何處設縣,必使五百人入駐,不可多一人,亦不可少一人,縣名‘臨高’,切記!”

  “臨高?”

  這是什麼意思,徐福有些發愣,看看此處地勢,除了海邊的懸崖,也不高啊!

  但昌南侯越是神秘,徐福越是畏懼,翻來覆去看了幾遍,最後恍然大悟。

  “這莫非,是一種地相堪輿之術?”

  所謂地相堪輿之術,乃是關乎都邑、宮殿、住宅、村落、墓地的選址、座向的學問,創始人乃周公旦,他曾為周武王蔔地,蔔澗水東、瀍水西,惟洛得吉兆,最後選了洛陽為東都。

  在數百年間,掌握這門學問的人,都為官府服務,專門替君王選擇陵寝宮殿,尋找好的土脈,好讓子孫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