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第6頁)

  邵平提出的這個問題,讓扶蘇不寒而栗。

  在他的印象裡,父皇是一個最痛恨背叛的人,并且,信奉韓非子那一套君臣父子關系:

  “人為嬰兒也,父母養之簡,子長而怨;子盛壯成人,其供養薄,父母怒而诮之。子、父,至親也,而或谯或怨者,皆挾相為而不周于為己也;以害之為心,則父子離且怨。”

  一切都是利害關系,即使是父子關系,也逃不開這一人性的鐵律。

  由于利害關系的轉變,身為皇帝,即使是身邊的妻妾子女也有可能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将之置于死地!

  諸如楚穆王以子弑父,殺了楚成王,骨肉相殘,同室操戈,類似的例子,史不絕書!

  扶蘇暗道:“若父皇得知我欲劫之代政,還要将的施政完全推翻,一定會怒不可恕罷?”

  然後,便是毫不留情的逮捕、審訊,甚至殺害……

  就像囊撲殺死趙太後與嫪毐所生的兩個同母弟一樣!

  這不一定是秦始皇真正的反應,卻是扶蘇想象中,心狠決絕的父皇會做的事……

  做兒子的,有幾個能設身處地站在父親角度?更勿論猜出他們對一件事的真實反應。

  裝作不知,蒙混過關?扶蘇對此不存僥幸,秦始皇是年老昏聩,但對待權力鬥争,卻異常敏感,從他安排的,那些針對黑夫的布置就能看出來。

  扶蘇隻覺得,到時候,父皇隻需要和自己對視一眼,就能看穿兒子淺薄的伎倆。

  申訴也是沒法申訴的,難道他還能辯解說:“我隻是讓墨者找機會配合我劫持父皇,而不是要一劍殺了父皇”?

  總之,在扶蘇看來,一切都完了,他和諸手下的期冀等待,都将毀于一旦。繼承大統是不用想了,就算僥幸不死,也是囚禁幽居的下場……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換了過去的扶蘇,說不定就引頸自戮了,或放下手裡的劍,坦然受縛,一切聽從秦始皇發落。

  可如今,黑夫信中那句“決不可束手待斃”卻一直在他腦中回蕩。

  這時候,邵平提出了一個想法:“公子,乘着事情還未敗露,現在離開鹹陽,還來得及……”

  是啊,離開,的确是種辦法,扶蘇想起了黑夫的來信,裡面就曾勸他,一旦出事,可去投南北兩軍。

  如今北軍換将,是去不得了,但南軍……

  “豈可出逃,那會被認為是心虛,更坐實了公子欲弑殺陛下的罪名!到那時,随便一個亭長小吏,憑一紙緝捕令,也能将公子縛住帶回鹹陽!”

  蒙天放大聲制止,随即下拜道:“事到如今,還有一種辦法!”

  “什麼辦法?”扶蘇問他,黑夫遠在南方,蒙氏,這是他在鹹陽最後的依仗。

  蒙天放道:“既然公子已決定,哪怕背着天下人不忠不孝的罵名,也要做對的事,何不做到底呢?”

  “你的意思是……”

  蒙天放擡起頭,這位蒙恬的族弟,眼中帶着堅毅:

  “天放願作為公子使者,去遊說蒙将軍,以衛尉軍一萬,配合公子發阿房刑徒二十萬,可破宮城而入,擊破數千郎中令軍,劫持陛下,清掃君側惡人,以兵谏之!”

第0717章

有人天生世卿

  “我就知道,這月餘來的種種天象,肯定是預示着,要出大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