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第7頁)

  不,是每個時辰一報!

  他還一邊喝着參湯,一邊傲嬌地自己安慰自己:“朕等的不是逆子扶蘇,而是李信的消息!”

  數日後,秦始皇等到了……

  依然沒有任何關于扶蘇的消息,倒是李信,從西域送回了又一份捷報!

  ……

  去年,應大夏國之請,秦始皇決定派兵西征,在大夏的引導下,擊破條支,開通前往“西王母邦”的道路。

  秦始皇春天發令,李信夏天時率軍兩萬出玉門關,民夫刑徒四萬、騾馬數萬往返河西及西域運輸糧食,至今大半年,戰果斐然,每一次回報,都被太史令胡毋敬記于史冊。

  “五月,李信收祁連北烏孫精騎三千,出玉門,屯蒲類海。”

  “六月,李信至車師國,其都河水分流繞城下,故号交河。去鹹陽五千二百裡,有口五千,食麥,信令其獻糧,且出丁千人為徭役。”

  “七月,信至焉耆國,去鹹陽五千四百八十裡,其口三萬,勝兵數千,拒為秦借道獻糧,李信擊之。”

  “八月,焉耆西有國名龜茲(新疆庫車縣),去鹹陽六千裡,有口七八萬,勝兵萬人,應焉耆之請,北聯北山月氏殘部,南結尉犁,合兵兩萬,與李信萬人戰北山之下,李信勝,誅焉耆王,斬月氏王子,懸龜茲王首……”

  這是三十六年收到的最後消息,李信在西域北道大殺四方,一路幹到天山腳下,接下來兩個月,完全占領了龜茲全境,扶持龜茲王子做了君長,利用這個西域北道最大邦國的糧食,喂飽了饑餓的遠征軍。

  而這次送回的消息稱,駭于秦軍的強大,龜茲西邊,距離鹹陽六千五百裡的姑墨國願意向秦臣服,并開放道路,提供糧食,讓秦軍能夠順利西進。

  但因為西域苦寒,冬天無法行軍,更遇暴風雪,騾馬死數千匹,李信和遠征軍遭到重創,必須在龜茲以東,一個叫“輪台”的地方休憩,開春後再謀西進……

  因為已離玉門兩千裡,民夫已難以運送糧食補給,所以李信打算在輪台設官,開始屯田,賦稅諸邦,就地取食,而在當地從無到有,将秦朝制度搬過去的官員,恰恰就是差點将秦始皇氣死的喜……

  “這些地方究竟在哪?”

  秦始皇又讓侍從掌着燈,在新繪制的西域地圖上,一一找到了蒲類、車師、龜茲、姑墨、北山的位置。

  末了一句感慨:“朕過去從未想到,西域,竟如此之大啊……”

  烏氏延稱,西域有三十六國,南北有大山,中央有河,東西六千馀裡,南北兩千馀裡。東則接秦,阸以玉門,西則限以蔥嶺。

  “數十年前,先君昭襄王攘卻戎狄,築長城,然西不過臨洮。”

  “可現在,鹹陽以西六千裡的地方,也有秦吏了……”

  驕傲歸驕傲,但秦始皇又有些不甘。

  從烏氏延和李信的回報來看,那些地方的确很誘人,沙漠、雪山,綠洲,與中原不同的,高鼻深目的人種,奇異的瓜果……

  但這數千裡的距離,卻讓秦始皇無奈。

  “朕去不了那麼遠了。”

  他歎息:

  “朕隻能去邾城,瞧一眼為朕引路十來年,一直忠墾勤勉的狗,看他是沖朕亂吠呢?還是跑過來舔朕的手。”

  而藏在身後的另一隻手,卻不是骨頭,而是利刃!

  但是,他其實有更想做的事……

  秦始皇将手伸向遼闊的西域,還有西域以西,更加廣袤,大到無法想象的新世界!

  他真希望,能親眼見證,大秦铮铮鐵蹄,踏遍那嶄新的萬裡河山!